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可謂是人形機器人的“破圈”之年。從蛇年春晚上的“手絹舞”,到北京亦莊的機器人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機器人格鬥賽……人形機器人的系列活動紛至沓來,相關話題也頻上熱搜,令人目不暇接。
熱鬧背後,藏著產業發展的密碼。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發布報告稱,過去五年,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領域申請專利近6000件,成為全球申請量最多的國家;其產業融資規模從2020年的15.8億元升至2024年的7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6%。
發展人形機器人,中國有哪些優勢?為什麼近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式增長?在全球發展賽道上,中國處在什麼位置?下一步,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是什麼樣?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1.中國優勢何在?
強大供應鏈無可替代
“最大的底氣,來自我們多年工業積累形成的高質量供應鏈。”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海圖聯合創始人許華哲告訴記者,這不僅是能不能造出一個零件的問題,而是這些零件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協調完成、整體交付。
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工業分類中全部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工業門類的國家。這種“全覆蓋”優勢使中國能夠快速形成產業鏈集群,實現“積木式”組合生產。
“別的地方或許能單獨造出一個東西,但很難實現系統級的整合交付。我們有完整的上下游鏈條,這是中國獨有的優勢。”許華哲說。
一根火柴會引燃另一根火柴,一個優勢往往也會帶來又一個優勢。完整的工業體系,首先意味著使用場景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