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的必然要求,是建設文化強國、網絡強國的應有之義。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的重要部署;《關於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出台,為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指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作出系統部署。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扎實推進網絡文明建設,不斷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著力增強網絡空間治理效能,健全網絡文明建設工作機制,推動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自2021年起,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已連續舉辦4年。6月10日,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將在安徽合肥拉開帷幕。匯聚網絡正能量、引領時代新風尚,這場盛會將進一步凝聚起網絡文明共建共享的社會共識和強大合力。
法治護航,讓好生態成為網絡新常態
“2024年,我國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形勢,強化制度創新,網絡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今年4月,《中國網絡法治發展報告(2024年)》發布,全面展現了網絡法治發展成果,更好凝聚起網絡法治理念共識。
法治是網絡文明的基石。堅持把依法管網治網擺在突出位置,有關部門充分發揮法治在網絡文明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以法治方式護航網絡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科學立法夯實治理根基——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出台,搭建起我國網絡法治的“四梁八柱”,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重拳執法淨化網絡生態——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清朗”“淨網”“劍網”等一系列網絡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整治AI技術濫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網絡違法亂象;建立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制、暢通多元化舉報受理渠道,讓網絡生態更加良好、網絡家園日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