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博塔弗戈地鐵站,一列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地鐵列車駛入站台。(圖片來源:人民網) |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人民網報導,中拉是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其鮮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強大動力是互利共贏,胸懷品格是開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
今年是中拉論壇正式運行10周年。在今年5月舉行的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系統總結中拉關係發展的成功經驗,宣布啟動團結、發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為雙方在現代化道路上並肩前行明確了方向,為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中拉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柴瑜:當前的中拉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習近平主席先後6次訪問拉美,足見對中拉關係的重視。元首外交推動雙方政治互信持續增強,為中拉關係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去年,中拉貿易額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是本世紀初的40多倍。雙方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實施200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創造了上百萬個就業崗位。此外,中拉之間的本幣互換、清結算等金融合作安排持續拓展,中國對拉美地區的直接投資不斷增長,中拉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也持續深化。
薩拉薩爾—希裡納奇斯:中國與拉美地區的合作展現了對建設一個多極化、包容性世界的承諾。拉中合作已從最初的以初級產品貿易為主,逐步拓展為涵蓋發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合作等各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這種合作不僅帶來了雙邊貿易的顯著增長,也為拉美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現代化與多元化發展的新機遇。
埃斯特雷拉: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不僅是拉美的貿易夥伴,而且逐步成為推動共同進步的朋友。我們正處於中國與拉美關係的一個新階段,這一新階段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日益成熟,以及更加廣闊和具有戰略性的視野,聚焦於平等、互利和以人為本的發展。
雷耶斯:拉美與中國的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無論從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還是從雙方合作機制的持續深化,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拉關係正邁入一個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為特徵的新階段。這不僅是基於經驗與現實的判斷,更源於對世界發展趨勢的深入觀察與理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