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銀發志願者在博物館找到“樂齡”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5-06-10 17:25:56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近年來,“去博物館看展”成為一種文化風尚,不少人都成為博物館的“忠實粉絲”,其中就有很多“銀發族”。他們中的一部分資深“博物館迷”還活躍在各地博物館的服務前台、預約處等地,為大家講解、服務。博物館因為他們的存在更具溫度,他們的晚年生活也更顯充實。

  在浙江良渚博物院的志願者服務台,75歲的資深的“藍馬甲”銀齡志願者吳健民,已經為公眾服務了11個年頭。數萬字的講解內容,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歷史,吳老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那些沉睡的文物仿佛被喚醒,時光長河里流淌的故事,浸潤著每一位駐足聆聽的觀眾。

  良渚博物院文化志願者 吳健民:博物館就像一個老年大學一樣,大家在這個平台上進行交流,互相學習。非常好的一種氛圍,只要我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非常舍不得離開這個群體。

  在這里,像吳健民這樣60周歲以上的老年志願者就有28位。他們不僅是文化傳播者,也是終身學習者。博物院組織的考古講座、手工活動、文化沙龍,他們場場不落。

  良渚博物院文化志願者 陳中柱:銀齡志願者這個團隊有老年人那種凝聚力,我雖然退休了,但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山西博物院“博物館里的老年大學”主題系列文化服務項目,結合時令、節氣、重要節日,精心策劃,特別為銀齡群體推出艾草錘手工製作活動。

  山西省太原市民 張玉柱:大家不要老坐在家里,出來,我們又學到了東西,也長了見識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