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在回答總台央視記者提問時表示,政策亮點可用“准、實、新”三個字來概括。
近日,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公開發布,圍繞解決人民群眾在民生保障方面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出4方面10條政策舉措。
“准”是民生建設方向和政策著力點找得比較准。圍繞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八字方針,既要在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等制度建設上增強公平性、提高均衡性,也要聚焦上好學、看好病、提供“一老一小”普惠服務和多樣化社會服務等關鍵小事,有針對性提出政策舉措。
“實”是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堵點卡點痛點問題,提出明確目標和務實舉措。比如,“一老一小”方面,《意見》明確提出“8080”目標,新建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原則上不低於80%;用10年左右時間,推動有條件的大城市逐步實現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蓋80%以上的社區,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
“新”是推出更多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的新舉措。比如,《意見》明確提出優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設置,合理確定繳費的補貼水平,適當增加繳費靈活性。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鼓勵有條件地方為適齡女孩接種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等。
此外,在談到有效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表示,研究制定更適合新就業方式和收入特點的參保政策。持續關注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等困難群體,確保精準幫扶,應保盡保。持續優化社保高頻事項的辦理流程及方式,推動更多社保服務事項實現“就近辦、家門口辦”。
在談到教育資源擴優提質時,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表示,基礎教育領域將進一步完善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擴大總量”“提高質量”“促進公平”。高等教育領域今年“雙一流”高校本科擴招,下一步“改善條件”,支持高校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優化結構”,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學和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產教融合”,強化行業企業實踐培養,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