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一件貼身舒適的內衣,讓你的生活更有品質。你也許不知道,全球兩成以上的內衣,產自福建省晉江市一個叫深滬的小鎮。
從家庭作坊生產“洋內褲”,到打造內衣織、染一體產業鏈,經過40多年的發展,面積不到34平方公裡的深滬小鎮,已從昔日的濱海漁港,“化蝶”為今天的“中國內衣名鎮”。
如今,深滬鎮集聚了大大小小500多家內衣企業及配套廠商,年產值超500億元。生產的內衣占了全球產量的20%,平均每天有超過1000萬件內衣製品從這里發往世界各地。
從“洋內衣”中發現商機
深滬鎮三面臨海、一面依山,是個傳統的漁港小鎮,長期以捕魚為生。
20世紀80年代初,以僑鄉出名的深滬人經常會收到海外僑親寄回的各種衣物,其中的“洋內衣”材質新穎穿著舒適,深滬人從中看到了商機。
勤勞的深滬人便買來縫紉機,又從韓國、溫州等地購買彈力布料,開始學做內衣。青壯年搞縫紉,老人孩子剪線頭、打包裝。一時間,小鎮家家戶戶織內衣,織機聲伴隨著海浪聲,成為深滬鎮獨特的交響曲。
海外僑親也帶回了資金和訂單。深滬內衣成功銷往非洲、中東、北美等地,一些年產上萬件內衣的家庭作坊,賺到了第一桶金,成為小鎮內衣企業的雛形。
從“來料加工”到全產業鏈“包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