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女子打擊樂團打溜子。\作者供圖 |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資深評論員郭一鳴今天發表在大公報維港看雲的文章說,吉首昔日有四多:土匪多、鬼多、音樂多,還有湘女多情。這句話是國際著名作曲家兼指揮家譚盾說的。他上周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指揮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表演之前的開場白,用英語夾雜普通話向觀眾介紹吉首,這種另類介紹引起觀眾一陣笑聲,譚盾與現場觀眾的互動很有一手,但我估計知道吉首這個地方的香港人不會太多,有的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名字,反而對湘西的張家界、鳳凰古城可能比較熟悉。吉首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著名畫家黃永玉的表叔、大文豪沈從文的家鄉,譚盾也是湖南老鄉。
湘西民風慓悍,昔日土匪多,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沈從文年輕時就當過土匪,他一生曲折離奇,當土匪的經歷後來成為他寫作的題材。至於湘西多鬼神,巫術盛行,沈從文的作品中也有描述:“地方統治者分數種:最上為天神,其次為官,又其次才為村長同執行巫術的神的伺奉者……人人皆依本分擔負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動的捐錢與廟祝或單獨執行巫術者”。湘西巫師非常出名,同樣出名的是湘女多情。毛澤東主席有詩曰:“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傳說中,舜帝兩位夫人娥皇、女英千里追尋舜帝,到洞庭湖君山,聞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淚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點,故名斑竹、淚竹、湘妃竹。
“四多”之中,音樂多才是譚盾介紹湘西的重點。譚盾喜歡去湘西鄉村采風,拍了不少視頻,不僅自己去,也喜歡帶朋友和學生一起去。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稱山歌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譚盾卻很陶醉湘西民間音樂並且從中獲得不少創作的靈感,甚至將之帶上國際舞台。這次來港表演的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曲,就是他在湘西采風時發現的。這支湘西女子打擊樂隊有六名成員,她們自我介紹平時在家鄉分別是種地的、種茶的、養豬放牛和養雞的,空閒時在一起用銅鑼、銅鈸、木葉和石頭等為樂器,玩出各種土家族音樂。在譚盾的引導下,她們經過系統研習運用這些傳統樂器的技藝,重組傳統樂韵,加入肢體語言和舞蹈化編排,將采茶生活場景轉化為視聽藝術表現,成為中國首個全女子打溜子非遺創新樂團。那天晚上,這班質朴無華的湘西鄉村女樂手獻演了譚盾創作的《茶溜子.神秘湘西》等五個曲目,鮮活的鄉土音樂舞蹈被賦予國際性的韵律語匯,在現代舞台上呈現,顯得情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