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藝術“點亮”一座城(僑界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5-06-16 13:29:08


二〇二四年,成都世運會即將開幕之際,田海穌(左)向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介紹並贈送世運會主題藝術作品。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田海穌,國家一級美術師、成都大學教授。她致力於將天府文化融入當代藝術創作,用多元媒介架起東西方對話的橋梁,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不斷延續的創造力。

  創新探索

  田海穌出生於四川成都,自幼浸潤於天府文化的厚重歷史與傳統藝術之中。“武侯祠的‘攻心聯’、三國文化與古建築美學,成為我藝術啟蒙的第一堂課。”她回憶道。

  年少之際,田海穌對水墨藝術情有獨鐘。她系統學習了中國傳統技法,並逐步研習國畫、油畫、版畫、漆器等多種繪畫方式,不斷拓寬自己的藝術視野。

  2011年,田海穌赴美國舊金山美術學院深造。2013年,她在該校攻讀美術學碩士學位。

  在此期間,田海穌逐步構建起跨文化的審美範式,創作出“滑輪水墨系列作品”。她沒有使用沿襲千年的毛筆工具,轉而選擇以滑輪鞋作為創作媒介。

  “我嘗試用運動的姿態,讓藝術從靜態平面邁向時空交融的嶄新境界。”田海穌說。

  2015年,田海穌完成水墨作品《血脈山河》。滑輪鞋所劃出的每一道痕跡在宣紙上清晰可見,線條的律動、情感的起伏,賦予了傳統水墨新的藝術生命與國際表達。這幅長達13米、寬6米的藝術佳作,宛如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梁,讓西方觀眾在欣賞中國傳統水墨藝術時,油然而生親近之感。

  “我想把中國傳統藝術中深奧且厚重的水墨繪畫體系,以及其獨特的繪畫語言重新進行解構,翻譯成能讓全世界‘聽懂’和‘看懂’的當代藝術作品。”田海穌表示。

  2015年,田海穌放棄海外發展機會,受成都大學的邀請回到家鄉成都,成為一名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師,從事藝術教育和美育傳播事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