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福建客家土樓故事 永定“土樓王子”的祝福
http://www.CRNTT.com   2025-06-29 01:15:42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作者 王小慶)萬物復蘇,生機盎然。不久前,我作為主辦方代表,帶著一百多位僑胞踏上了尋根之旅,目的地正是被譽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在  坑村中心下車,眼前豁然開朗,寬敞內坪那邊的振成樓矗立在一片綠樹掩映之中,宛如一位沉穩的智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振成樓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與風水學中“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的說法相吻合,被認為是富貴吉祥之宅。占地5000平方米,樓高10多米,直徑近60米,樓內四層。樓內有樓、環內套環,是振成樓的一大特點。一二層不設窗戶,三四層才有窗戶,這正體現了土樓防匪、防盜、防野獸的特點。最引人矚目的是,如果在空中俯瞰,振成樓的外觀酷似一頂古代官帽,寓意吉祥富貴,象徵著客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振成樓由林鴻超主持始建,自民國元年(1912年)動工。林鴻超,字遜之,號超聲,清末秀才、建築設計師,曾任民國眾議院議員、民國中央參議員。林鴻超的祖父林在亭和父親林仁山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創辦條絲煙刀廠,所產“日升牌”煙刀稱雄四方,幾乎壟斷了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煙刀市場,獲利甚豐。然而,民國初年,由於日本以賤價大肆傾銷煙刀,導致“日升牌”煙刀生意一落千丈,最終冷落收攤。儘管如此,林氏家族的財富積累為振成樓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民國元年(1912年),林仁山去世,林鴻超接管家業後,為完成父親早年擬獨資興建振成樓的未竟之業,擔綱盡責主持續建振成樓,歷經五年才竣工,花費八萬光洋之巨。林鴻超一生聰明好學,琴棋詩書樣樣精通,並潛心研究《易經》,從中得到啟發,結合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綜合儒家思想和佛、道兩教教義,精心選址,按八卦太極圖形式進行立體佈局和設計,所以振成樓又俗稱“八卦樓”。

  歡聲笑語中,我們一行人在振成樓門前合影留念。由於這行客人重要,由樓主阿耕親自為我們講解。阿耕是林鴻超的侄子,對振成樓的歷史和文化有著深厚的瞭解。他熱情地帶領我們進入樓內,操著濃濃客家口音的普通話,詳細介紹了振成樓的建築特色和文化內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