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卷
http://www.CRNTT.com   2025-07-01 17:48:23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網評:守住江河安瀾,繪就人水和諧新畫卷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孟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江河保護治理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

  我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水資源特點和人口經濟狀況,決定了我國江河保護治理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此次《意見》的出台,正是立足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進行的頂層設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構建現代防洪體系是守護江河安瀾的關鍵。從大禹治水的“疏川導滯”,到如今星羅棋布的現代水利工程,中華民族與水患的博弈從未停止。《意見》提出構建流域防洪減災新格局,要遵循“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科學確定不同江河流域防洪減災思路舉措,統籌處理好洪水蓄、滯、洩、排關係。既強調水庫、堤防、蓄滯洪區等“硬件”建設,築牢防洪工程體系;又注重延長洪水預見期、提升預報精準度等“軟件”保障,同時引導人口、產業向洪水低風險區合理遷移,以系統性治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意見》明確指出,要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方位提升節水水平,科學配置江河流域水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落實“四水四定”原則、構建水資源剛性約束體系,是破解水資源短缺困局、實現人水和諧共生的關鍵路徑。比如,贛州市2024年農業用水總量24.15億立方米,比2023年下降0.64億立方米。威海市“十四五”期間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205公里,全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4.3%左右。這些實踐證明,唯有將節水理念融入生產生活的每個環節,才能實現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鏈條高效管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