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一個大而美的法案”——這是共和黨人給法案起的名字。
7月1日,這個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終於在參議院以51比50艱難通過了。該法案在參議院經歷了共和黨議員倒戈、議員放棄連任、馬拉松誦讀等戲劇性場面,最後副總統萬斯還不得不投下了“打破僵局”的一票。
今年5月,“大而美”法案曾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艱難表決通過。但參議院版本有很大修改,所以現在這個法案就將返回眾議院。而7月4日是特朗普設定的最後期限。那麼,眾議院議長現在要做的就是爭取在這個最後期限前通過法案。之後才能提交給特朗普簽署。
“大而美”是一個什麼法案?為什麼會有這麼激烈的博弈?
看字面意思,的確很大,厚厚的940頁。金額也很大,法案計劃在未來10年內減稅4萬億美元,並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
雖然大,但並不新。這個法案其實是2017年、也就是特朗普總統第一任期時《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延續和升級。《減稅與就業法案》預計到今年年底就到期了。“大而美”遞補上之後,就將使大部分特朗普的減稅措施永久化。同時,還增加了邊境安全、國防、能源生產等支出。但法案專門減少了醫療、福利補助及“綠色補貼”等支出,這些都是民主黨政府大力支持的項目。
能夠看到,無論是在眾議院還是參議院,法案投票都呈現出涇渭分明的黨派劃線,這凸顯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為何撕裂?原因在於民主、共和兩黨政策理念的巨大差異和兩黨迎合各自支持群體以及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