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棠箐遺址出土的部分木器上的加工痕跡。(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記者7月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的多學科團隊公布了一項考古新發現:雲南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距今約30萬年的木器,並確認是人類製作和使用的工具。這是目前東亞地區發現最早的木器。
這一多學科研究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的專業人員組成。上述成果7月4日淩晨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高星介紹,為論證這些木器是由人類製作和使用的工具,研究團隊開展了材質、痕跡、殘留物分析和實驗模擬等研究。
“研究發現,這些木器主要由鬆木製作,一些木器存在因修形削尖而留下的削刮痕,尖端存在因使用而產生的磨光條痕和斷裂破損。這些痕跡出現在特定部位並具有方向性,是人類加工與使用的證據。”高星說。
此外,一些木器尖端保留的土壤殘留物包含植物澱粉粒,證明了木器的主要功能是挖掘地下植物食材。實驗模擬還成功復原了用石器加工木器並用來挖掘植物根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