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石油A股上市誰最受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5 10:42:43  


  中評社廣州11月5日電/每日經濟新聞今日發表文章說,中石油回歸是中國股市的大事,中石油如果不成為全民財富的增長點,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敗筆。 

  文章說,中石油不僅以募集668億人民幣刷新了A股IPO的募資紀錄,還創下了凍結資金的紀錄,不僅如此,這家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還兩度作出讓利於民的姿態,以行動實踐十七大報告的“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宗旨。與此同時,中石油回歸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佈局、對於股指期貨和A股市場的調節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到A股上市前為止,中石油分紅的最大得利者是國資與境外股東。公司一直實行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給境外投資者帶來持續可觀的豐厚現金回報。2000年上市以來每年現金分紅率達到45%,一年分紅兩次,至2007年中期累計分紅達到3055億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代表國家,擁有中石油88.21%的股權,也就是說,有大約2700億元流向了國有股東;其次是在境外逢低買入的大股東,典型的就是巴菲特,通過拋售中石油H股獲得了270多億港幣的現金收入。最後,不能遺漏的是獲得期權激勵的中石油管理層,公司自2000年4月發行H股時開始實施一項股票期權激勵計畫,高級管理人員被授予8700萬股期權,董事及監事會成員被授予3500萬股,此項期權自授予起三年後,即2003年4月8日至2008年4月7日止可行權。行權價為每股港幣1.28元,以目前H股19港幣計,有大約23億港幣的收入。 

  到目前為止,這個依託國內蓬勃發展的經濟的最大原油供應者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企業,並沒有給國內投資者帶來多大利益,以其體量、在中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資源壟斷度,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並未做出與之相稱的貢獻。 

  在A股上市之後,境內投資者有機會分羹,雖然分羹過程並不公平。到目前為止,中石油在發行A股過程中的兩次讓利於民都停留在口惠階段,大部分讓利給了既得利益階層,中石油無法回避A股發行價比H股發行價高出13倍這一事實,而新股發行10億份額給予網下詢價機構也讓絕大多數中小股民難以相信讓利於民四個字。當然,應該承認,從中石油的16.70的發行價來看,未必沒有讓利於境內投資者民穩定A股的因素,從2000年到目前的資本市場,考慮到通脹與資本市場的泡沫因素,這一價格是在低端,有很大的上行空間。 

  但問題在於,網上中簽率啟動回撥機制以後中簽率只有1.943%,考慮到許多新股被臨時組成的理財單位申購,中小散戶中簽率更低。而網下發行的10億股成為中石油A股啟動過程中最大的無風險獲益者。 

  鑒於中石油的特殊身份,必須也應該成為全民財富。中石油要想讓利於民,見諸於實際行動的是,保持在國際市場實施了七年的45%左右的現金分紅傳統,使境內投資者享受與境外投資者同等待遇。中石油的社會責任還體現在穩定A股市場,平抑物價水準。在政府定價保障能源價格穩定與經濟安全之間,在境內外投資者之間,在機構投資者與中小投資者之間保持利益平衡,才是最重要的讓利於民之舉。 

  對於中石油上市給A股市場形成的衝擊我們不必杞人憂天,短期內為佈局股指期貨其可能會造成市場的大波動,如果股價上升過快或者周邊股市大跌,投資者不妨靜觀其變;但從長期來看,中石油仍然是值得投資的品種。對於國有大盤股的回歸從節奏到資金,政府均有安排。中石油回歸之際,港股直通車明確暫停,上調油價、政府在國外簽訂的能源合作協定,從各個方面給中石油上市進行保駕護航。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藍籌資本時代,政府正在下最大決心做大做強藍籌股以應對即將到來的人民幣市場化,只有認識清楚這一點,才能分享到本輪的財富盛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