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產業“空洞化” 遏匯率不見止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6 14:18:30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安倍經濟學”,試圖壓低日圓匯價推動出口,刺激該國經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過去一年出口未見明顯增長,入口反而大幅上升,令貿易逆差升至歷史新高。分析指,日企在過去十年將大部分生產線搬到海外,國內製造業面臨“空洞化”危機,如果不解決這一點,任圓匯跌得再低對出口也是於事無補。

  據文匯網報道,在日本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下,該國出口貨值大幅上升,12月按年增幅高達15.3%,但實際出口量未見太大起色,相反同期進口貨值飆升24.7%,令貿易逆差急增。主要原因是日本企業只考慮毛利率,即使日圓下跌也拒絕調低海外產品售價,未能趁機擴大市佔率及出貨量。

  分析促減企業稅能源成本

  出口未見增加的另一原因,是企業過去十年大量將生產線遷到海外,以減少圓匯之前升值的影響,以及本土人口老化帶來的需求壓力。如家電大廠東芝有96%電器在海外生產,輪胎生產商普利司通只有三成產品是日本生產。

  對於傳統以製造業為主的日本經濟而言,產業“空洞化”的後果可以很嚴重,如貿易逆差擴大,會令巨額國債更難獲得支持。經濟師指出,圓匯這一波貶值還不足以吸引企業回流,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長濱敏弘認為,日本政府應進一步削減企業稅、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放寬勞動力限制及減少本地能源成本。

  “第三箭”無改革 日股累跌13%

  在內外因素夾擊下,日股今年至今累跌13%,彭博評論員佩沙克認為,“安倍經濟學”去年雖然推高日股,但作為最重要措施的“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遲遲未有落實,令市場對安倍失去耐性。他批評,安倍在早前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沒有提出市場期待的改革詳情,只談中日關係,是近日日股大瀉的導火線之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