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銀行存款轉換為資產管理產品,最終沒有實現風險的多元化,只是將政府對存款的隱性擔保轉換成了對資產管理產品的隱性擔保,區別在於,擔保的主體由早年的中央政府一家,變成了一個複雜的組合:在銀行存款轉換為資產管理產品的長鏈條上,銀行為其他資產管理機構提供隱性擔保,而各級政府為銀行提供隱性擔保。這就是剛性兌付,它頑強存在,使絕大部分風險仍然集中在銀行體系,並間接地集中在政府身上。
形形色色的資產管理產品,其本質是債。現在,發債的條件大為寬鬆,但監管顯然並沒有跟上,而兌付仍然是剛性的。無疑,這是風險放大的最終原因。
在這場大變遷過程中,其他金融機構已不甘心僅做“銀行的影子”,充當賺手續費的通道,而是通過主動管理類業務,成了真正的“影子銀行”。可以看到,中國金融市場上的跨界產品,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以“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P2P+資管計劃”模式為主,相當於場外資產證券化。融資方通過小額貸款、信托、券商、保險等機構融資,將該債權再通過線上平台拆標轉讓,變相突破合格投資人門檻,包裝成小額、高息的理財產品銷售給普通投資者。第二類則是配資的結構化產品。房地產、國企、地方融資平台等企業,借道有限合夥基金、融資租賃等新途來融資,一般銀行理財資金認購優先級,有時券商認購中間級,劣後級為融資方,收益率層層遞減,此即新興的“假股真債加杠杆”。
這兩類產品所用工具包括資管計劃、收益互換、股權質押,名目花樣翻新,實質都是“次級資產+杠杆”。杠杆的一端,是無風險識別能力的銀行儲戶;另一端是高風險的中小企業或銀行自有資金放貸有限制的企業;信用風險的傳染鏈條環環相扣,個人投資者實則接了最後一棒。
這些跨市場產品的風險信息是不透明的。資管市場上“一層看一層,誰也看不透”的情形在惡化。一旦資產價格下跌,高杠杆、久期錯配所帶來的流動性危機,如多米諾骨牌般一推即可觸發。
資管市場爆炸式的增長及發展亂象,也與監管割據有關。金融分業監管格局,日益演變為地盤主義。監管機構以本行業做大為主要目標,為所監管對象的成長大開綠燈。當出現風險時,監管部門又相互推諉。其實,每個監管部門管好職責範圍內的風險,便可大幅降低總風險,但是,誰都不願率先亮出底牌,惟恐成為壓倒駱駝的那最後一根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