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拉尼娜攪動投資預期 農產品或可溫暖過冬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18:42:20


 

  “偏冷是個相對概念,指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往年偏低,重點是平均值。極寒是指極端寒冷氣象環境,它更傾向於峰值。”光大期貨分析師侯雪玲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拉尼娜發生會引起平均氣溫下降,極寒天氣發生概率增加,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極寒天氣一定會發生。

  邊舒揚分析,未來是否會出現極寒天氣現象,還要持續跟蹤未來大氣環流形勢走勢。

  從歷史看,1950年至今,年初年尾均是拉尼娜現象的有5次,即1950年、1955年、1971年、1999年和2011年。“歷史上的拉尼娜多數為全年拉尼娜,而類似今年出現年初拉尼娜、年中中性、年末拉尼娜的情況只有2011年。”侯雪玲說。

  對國內農產品影響有限

  大豆種植是受拉尼娜天氣影響的一個重要領域。根據近年拉尼娜發生與南美大豆減產情況,1995年-2021年期間,在拉尼娜發生的年份,巴西大豆出現三次減產(1995年、1998年、2010年),而阿根廷大豆發生四次減產(1995年、2010年、2011年、2017年)。

  “整體上,拉尼娜對於巴西大豆影響相對有限,主要對種植期較晚的阿根廷影響更明顯。”姜振飛表示,拉尼娜對阿根廷大豆的減產影響並無明確的指引作用,雖然大概率會影響單產,但影響程度很難界定。

  邊舒揚分析,冷冬主要會影響到建築業、農業。農業生產可能會受到影響,相關經濟作物的下種播種時節會偏晚,導致減產預期。另外,取暖需求拉動下游紡織服裝消費,會消化上游棉花、棉紗等相關商品。

  “11月上中旬,北方冷空氣較往年提前而至,極端天氣可能會延遲玉米、花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上量,預計短期農產品價格比較堅挺。玉米、大豆等季節性農作物雖然近期因天氣因素而短期上量受阻,但不影響自身產量,僅僅是供給量後移。”姜振飛表示。

  姜振飛認為,整體來看,冷空氣對不同農產物的生長種植以及產量影響不同,但影響是短暫的。因為目前農業種植技術突飛猛進,產能的擴張條件比較充裕,不用擔憂長時間供應緊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