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迎難而上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08:58:30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首都北京。新的一年,北京將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推進6G技術研發,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擴區建設,積極布局互聯網3.0等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荊楚大地。吉利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竣工,東風公司打造的豪華電動越野品牌猛士亮相,動力電池巨頭紛紛加大布局,“下一代”汽車產業生態圈在湖北加速形成。到2024年,湖北省汽車產業產值將力爭跨越萬億元台階。

  紅色贛鄱。春節過後,南昌國際陸港貨物運輸量大幅增長。近年來,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持續推進,依托江西最大編組站——向塘西編組站,江西南部地區70%的貨物經由南昌國際陸港發往全球各地。

  應變局、育先機、開新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叠加世紀疫情帶來的種種新風險新挑戰,我國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創新動能繼續增強。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攻關加強,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首次突破3萬億元,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5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截至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2萬件,位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出台實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效應逐步顯現,我國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持續提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進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建設成效初顯。

  在發展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2022年,我國著力加強糧食、能源等重要商品保供穩價,加大援企穩崗、就業幫扶力度,有效保障了就業物價形勢穩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任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0%,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大幅低於主要經濟體價格漲幅水平,“全球脹”與“中國穩”形成鮮明反差,十年周期的CPI年均漲幅也在2%左右。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首位,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今天的中國經濟,不僅“體量”更大,而且“體質”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