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吉林西部:鹽碱地上備耕忙
http://www.CRNTT.com   2023-03-19 12:11:41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記者近日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採訪時看到,改良土壤、生產肥料、準備育秧……人們在“與氣溫賽跑”,趕在水稻播種前改造鹽碱地,力爭再開更多良田,打出更多糧食。

  白城市下轄大安市龍沼鎮的土地上泛著白色的碱花,幾十輛工程車在緊張作業,平整土地。再過兩個月,這裡將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這是吉林西部的一處鹽碱地改良現場,負責改造項目的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孟憲東說:“經過改造,今年這裡將再添2000公頃高標準農田。”

  鹽碱地實現“當年改良、當年產糧”已經不是奇跡。近年來,大安市引進十多家鹽碱地治理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鹽碱地改造的“科技打擂”。通過“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改造,每公頃水田水稻產量可達5000公斤以上。

  東北地區鹽碱地改造的施工期短,從土地解凍到開始播種,衹有不到三個月時間,這期間要調配土方、平整土地、挖掘溝渠、改良土壤、施用肥料等,每項工作環環相扣,一步都不能耽擱。“我們是在與氣溫賽跑,6月前,就將開始種植。”孟憲東說。

  大規模的鹽碱地改造吸引了農資企業投產。在大安市一家有機矽功能肥企業,記者看到,一袋袋有機矽功能肥從流水線上封裝產出,被機器臂碼好裝車。為了搶抓春耕期間的用肥市場,工人們晝夜倒班,人休機器不休。

  今年,該公司在大安市改造鹽碱地2400公頃。2022年11月,公司投資建設了有機矽功能肥廠,今年計劃生產3萬噸有機肥。“我們不僅每噸降低了400多元成本,還開拓市場滿足更多鹽碱地改造需要。”吉林矽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要東說。

  堅持綠色種植是吉林西部很多種糧大戶的原則。“我們不用土壤改良劑,堅持用江水洗碱。雖然糧食畝產不高,但是綠色食品更受市場歡迎。”大安市四棵樹鄉事必特家庭農場負責人劉旺成說。8年來,劉旺成改造了100多公頃鹽碱地,去年收入在70多萬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