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清明近,思源黃帝陵
http://www.CRNTT.com   2023-03-31 12:33:56


 

  1986年,橋山古柏遭遇嚴重蟲害,1300多畝林地遭到數百萬條明紋側柏鬆毛蟲侵害,約400畝柏林枝葉變黃。病害面積太大,發現得又晚,如果不及時捕殺,損失無法估量;在尋常方法難以奏效的情況下,黃陵全縣人民義務上山捉蟲,20多天內共捕捉毛蟲1.23萬公斤,約800萬條,全部挖坑深埋,保住了千年古柏群。

  早在1961年,國務院將黃帝陵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列“古墓葬第一號”,開始對軒轅廟和黃帝陵進行整體的景觀設計和大規模的整修工程。迄今為止,黃帝陵完成了多輪保護性整修、擴建,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由張錦秋設計,在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捐資下修建的占地4萬平方米的祭祀大院。

  站在大院廣場上,西側的“聞天”大鼓有響徹九州大地之勢,東側的“龍魂”大鐘高3.8米,重約12噸,莊重凝練,博大精深;廣場北端的祭祀大殿是由36根石柱合圍而成的方形空間,中央是黃帝的巨型石刻浮雕像,屋頂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大殿整體呈“天圓地方”之感,也寓意黃帝之功績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

  如今,每年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就是在祭祀大院舉行。自2006年祭祀黃帝陵典禮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祭祀程序更加嚴格,祭祀規模更加莊嚴隆重。

  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5日舉行。“過去三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深懷桑梓之情、心系黃帝陵的境外同胞無法親臨祭祀現場,今年我們將突出邀請身在異國他鄉的中華兒女前來尋根祭祖,現場感受公祭典禮所傳遞的濃厚民族情感。”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馮浩斌介紹說,“今年無法親臨祭祀現場的中華兒女,可在‘網上祭祖’板塊通過電腦、手機在線進行虛擬點燭、獻花等,祭拜人文初祖。”

  九州同祭 華夏尋根

  “誰非炎黃之子孫,九天忍令呼無門。”祖籍廣東、生於台灣彰化的晚清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被梁啟超稱為“詩界革命一巨子”。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割讓給日本。面對外辱,丘逢甲曾帶領義軍力戰日寇,並寫下了“拒倭守土”的血書,表達誓死復台之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