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熊貓指南是由先正達集團中國旗下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簡稱“中化農業MAP”)推出的公益性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6年來,熊貓指南團隊累計調研了4000多家農業企業,足跡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熊貓指南COO馬禕介紹,2018年熊貓指南首次發榜時,僅有56款產品上榜,而2023年度榜單已包含343款產品,覆蓋糧食、果品、蔬菜、豬肉、食用菌等八大品類,這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品質農產品旺盛的消費需求和中國品質農業的切實進步。
品質農業賽道洗牌加速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優質農食產品的准入和進口。2023年,海關新增准許51個國家和地區146種次優質農食產品輸華。繼1月25日西班牙柿子獲得我國檢疫准入後首次進入國內市場,法國軟棗獼猴桃、埃及芒果等也即將陸續開啓中國之旅。
在開放政策、便利制度和數字技術的加持下,農食產品進口持續擴圍,在不斷滿足國內消費多元化需求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同時,也帶來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較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生鮮水果產品存在“有品類,無品牌”的發展困境,高端水果市場也長期被外資品牌所占據。如何將旗下農產品變成優質食材,變成禮品,變成味覺記憶,最終成為品牌標杆,是擺在所有國內農企面前的考題。
“我國優質農產品需求快速增長,‘有沒有’已經不成問題,‘好不好’‘優不優’成為主要矛盾。”農業農村部原總畜牧師張天佐認為,優質產品首先是“產”出來的,其次是“管”出來的,最後是通過消費“評”出來的。
農產品尤其是果蔬水產等生鮮非標品評選的一大難點在於,營養、風味等核心要素看不見、摸不著,這為劣質產品提供了魚目混珠的空間。為此,熊貓指南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感官評價工具“熊貓風味輪”,制定出一套農產品分析測評描述語體系,并累計進行了5500餘次實驗室檢測。“熊貓指南不僅僅是一份榜單,更是一個中國優質農產品的數據庫,一份為農業全產業鏈參與者提供參考的行動指南。”馬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