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潮”文創產品為文旅消費添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17:12:33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外觀精美的景泰藍擺件、創意十足的魯班鎖台燈、做工巧妙的手工刺綉……隨著文旅深度融合,越來越多文創產品和服務湧現,豐富了人們的文旅體驗,在旅遊市場興起濃濃的傳統文化風。

  從文創產品到文化體驗,“國潮”成為亮點

  精致典雅的良渚文化明信片、徽章,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故宮文創、北京工美造辦文創……近日,在廣東深圳舉辦的第二十屆文博會的“文創中國”展區,匯聚了來自國內各家文創機構的300餘件文創產品,“國潮”成為主要的創意元素。

  “來瞭解的觀眾特別多,忙得都顧不上吃飯。”北京工美造辦展位工作人員說。本屆文博會,北京工美造辦攜北京工美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工美造辦”“京工美作”和“工美黃金”亮相,帶來多件文創產品:“絲路神駿”珐琅器、“共襄繁花”銀藍賞盤、“福祿安康”茶具套裝、“瑞彩和美”茶禮套裝……這些文創產品受到觀眾喜愛。

  旅遊新場景、新業態、新體驗激發了人們更強的出游意願,“國潮”成為旅遊市場亮點。從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到新奇有趣的文化體驗,各地緊跟文旅消費需求升級趨勢,活化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融合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加豐富、多元的文旅體驗。

  這離不開傳統文化景區的壯大。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我國傳統文化類景區數量持續增多,由2012年的2064個增加到2023年的4000餘個,年均增長8%。浙江良渚遺址、四川三星堆遺址等景區游人如織。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展示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成為遊客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利津剪紙、黃河口草秸畫惟妙惟肖,老揚琴、呂劇曲韵悠揚……在山東東營市利津縣老街長巷“黃河大集”,人文氣息濃鬱,吸引了眾多遊客。黃河文旅資源豐富,以沿黃文化體驗旅遊廊道為軸,山東沿黃、沿海各地的文旅資源正逐漸串珠成鏈,“沿著黃河遇見海”成為一張新名片,也為更多“國潮”產品提供了創新之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