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場“鋼鐵英雄”與AI的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4-06-18 11:04:57


晉南鋼鐵集團焦化廠。(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據新華社太原6月16日報導,8層樓高的挖掘機通過遠程操控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行礦產開採;體重500多噸的大鍋爐能自如地把各類煤炭轉化為氣體;過去需要8人配合操作的煉焦作業通過智能化設備能夠“一鍵完成”……當大國重器碰上智能化系統,這些“大家夥”顯得強大又靈巧。

  重型機械是許多工業生產環節的必備之物,也被稱為“基礎工業的基礎”,在智能化的推動下,重型設備具備了更強大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這些“大家夥”安裝上了“智慧大腦”,變得更聰明。

  夏日的三晉大地氣溫已經超過30攝氏度,在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的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礦,一台大型挖掘機正在進行挖掘工作。7公里外的控制室內,采掘司機郭志強緊盯著大屏幕,並對挖掘機進行遠程操控。20多米高的“巨無霸”在屏幕裡顯得輕巧靈動。“這個大家夥一鏟子下去就能挖56噸,一天要工作18個小時,好在可以進行遠程控制,我們的工作舒服多了。”郭志強說。

  遠程“一鍵挖煤”,讓露天煤礦采掘司機告別了塵土漫天的工作環境,從“黑領”變成“白領”。不僅如此,通過先進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巨型挖掘機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精準地執行複雜任務,減少了人為操作的誤差和風險。

  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智能化還促進了重型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使其能夠更好地協同工作,優化生產流程和資源配置。同時,借助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設備能夠不斷學習和改進自身性能,適應不同的工作場景和需求。在山西,這種智能化變革正在焦化、鋼鐵、鑄造等傳統行業上演。

  在晉南鋼鐵集團焦化廠,由太重集團研發生產的智能焦化設備讓這家企業實現了“一鍵煉焦”。推焦車司機王芬芬說,原來的駕駛室溫度接近40攝氏度,工作環境惡劣,智能焦爐設備投運後,在集控中心的操作室裡就可完成以前需要8個一線工人完成的推焦、接焦、熄焦、裝煤等作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