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西藏建起了冷水魚類基地,新疆產出了“天山雪蟹”,青海有了鮭鱒魚類養殖區……這些“大手筆”背後,蹲守著這麼一支團隊——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研究與創新團隊。“能夠保護和發展當地的漁業資源,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我們水產人最大的樂趣,也是我們創新團隊的初心使命。”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王成輝教授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感慨道。
籽籽同心,團結情濃。從遼闊的新疆、西藏到雲南、貴州、廣西、寧夏、內蒙古,從漁業科技服務到人才培養,從20世紀50年代綿延到今天,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產專家們從校門走出,以組團模式在西部一線守護特色漁業種質資源,成了當地群眾口中的“魚博士”、致富的“引路人”。
高原“牧民”變“漁民”
“那兒環山蒼翠,那兒河水漫漫,那兒鮭魚游弋。”這不是夢境,而是這支創新團隊親手打造的高原魚池基地。如今,那兒成了他們最牽掛的地方。
這片依山傍水的地方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海拔3300多米。當地“亞東鮭魚”冷水魚的生存、繁衍環境極為特殊,人工繁育一直是難題,多年來無人敢挑戰。
2015年,該團隊接到了助力亞東脫貧和穩藏守邊富民興業的精準扶貧任務,先後有84人次深入西藏開展工作。在氣溫零下20攝氏度的基地,他們克服高原反應,天天和流動的冰水打交道,用了3年時間,終於打破了“高海拔”“超低溫”“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長”“馴食成活率偏低”等制約鮭魚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這個過程中,我們把當地百姓請到身邊,和我們一起工作。”團隊成員王軍說,“這樣既能讓他們學到魚類的科普知識,還能‘以工代訓’,讓他們拿到了補貼,改善了生活。”之後6年時間內,這支來自上海的科技服務團隊在亞東建成了1個鮭魚繁育基地、4個苗種培育基地、5個工廠化車間和1個成魚產業園。慢慢的,當地牧民變身為“漁民”。他們紛紛表示:“是上海養魚的專家讓我們獲得了實在的利益。”亞東也成了西藏現代化和規模化程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冷水魚類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