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技事業發展需更多“國際職工”
http://www.CRNTT.com   2024-11-19 11:46:07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11月17日,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開幕式在廣州南沙舉行。本屆論壇匯聚了全球超百位院士及各領域專家,共同探討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未來材料等前沿話題,旨在進一步加強科技交流合作和協同創新,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科技領域亦然。與會院士專家強調,科學離不開國際合作,科技事業的發展需要有更多的“國際職工”。

  “長期以來,我與深圳保持著緊密聯繫。此前成立的深圳馬歇爾諾獎實驗室正在進行大量實驗以及新藥研發。其中,取樣線檢測已經面向全球市場銷售。”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巴裡·馬歇爾表示,希望未來能與更多粵港澳大灣區實驗室進行合作,推動幽門螺杆菌基礎研究的創新與轉化。

  去年9月,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發起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以下簡稱“π-HuB計劃”)國際總部在廣州揭牌。

  “我們希望大科學計劃的推動,既能幫助人體的構造原理實現突破,也可為揭示整個多細胞生命界的構成原理提供有益的探討,最終真正實現‘治未病’的智慧醫學。”“π-HuB計劃”發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透露,他們首次利用蛋白質組分析手段,揭示了在病理學上、臨床上無法甄別的首診首治的肝癌。

  “研究人類蛋白質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瞭解疾病的發生機制。”同期舉行的大科學計劃與國際合作分論壇上,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候任主席、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教授奧維·沃克說,大科學計劃是全球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成果,它需要有資金扶持、時間支撐和當地政府的各方面支持,需要有明確的規則、共同的認可,以及開放的包容性,才能讓全球更多科學家達成合作。

  據悉,以大科學計劃牽引國際合作,“π-HuB計劃”已與近20個國家(地區)50家機構共同構建全球創新治理體系,形成強大的國際合作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