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銀擁抱科技 加快培育人才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2:27:53


阮國恒指出,銀行業要及早部署人才規劃,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大公報報導,人工智能(AI)對全球各行各業產生變革性影響,銀行業也不例外。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為應對未來的轉變,銀行業界必須及早部署,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做好規劃。市場人士分析說,香港是吸引人才及培育人才的好地方,可協助大灣區吸引國際人才,“國際人才港”的角色沒有人可以替代。

  阮國恒透過專欄《匯思》撰文,指出銀行業要及早部署人才規劃,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便在人工智能時代與科技共存、互相補足,能更好地運用創新科技令客戶有更佳的服務體驗,為銀行員工、客戶及銀行本身帶來“三贏”的局面。而金管局作為銀行業監管者,在政策指引方面積極作出相應調整。經過咨詢業界,金管局已經更新一份與人才發展相關的監管政策手册,並於昨日正式發布。

  金管局積極調整政策指引

  監管政策手册的更新內容主要圍繞人才規劃和培訓。阮國恒表示,金管局要求銀行有清晰的人才規劃以配合未來的業務發展,並因應未來的人才需求,制定有效的策略填補人才缺口,包括投入充足的財政資源,為員工安排合適的培訓。

  此外,金管局也要求銀行特別針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客戶需求的轉變,對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所帶來的影響作出評估,並制定中長期的培訓計劃,協助相關員工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阮國恒昨日在“亞洲銀行家峰會”致辭時,也談及創新與穩健的關係。他說數碼化對流動性風險管理有顯著影響,而科技對營運穩健的重要性也十分明顯,外國例子反映,一旦銀行出現重大IT事故影響運作,可能招致巨大損失。此外,不法分子也會利用科技從事詐騙活動,監管機構將全力打擊。

  他又預告,金管局計劃今年稍後推出一個有關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項目,在技術及監管方面支援銀行業界,令他們在風險可控的環境下驗證其GenAI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既為銀行業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將如何具體影響人類的工作未能夠完全確定,但相信只要大家共同積極應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和市場變化、協助從業員裝備未來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銀行業就可以充分把握科技帶來的優勢,同時盡量減低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

  國際人才港角色無可取代

  為了協助業界,金管局會在未來數月與業界攜手研究兩個範疇,分別是分析銀行業內不同工種受到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程度,讓業界有比較具體的參考指標;其次是研究在全球金融和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銀行業未來所需的人才和技能。

  他續說,金管局計劃在明年發表第二份未來銀行業人才研究報告,旨在探討下一個五年(即2026-2030年)的技能缺口,方便業界及早制定和調整相關的人才培訓策略及措施,以支持未來的業務發展。

  港區廣東省政協委員、畢馬威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與發展中心主管合夥人彭富強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科研及創新中心、商貿中心,亦是國際人才港。他指,香港有吸引人才及輸出人才的功能,可協助大灣區吸引國際人才。他解釋,香港是一個國際人才集中地,是吸引人才及培育人才的好地方,在香港招攬的人才更可以安排於大灣區工作,指香港國際人才港的角色“沒有人可以替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