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自2003年CEPA及自由行開放後,香港與內地經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在經濟生活日益水乳交融之際,兩地居民感受最深的應該是由過去港人赴內地買便宜貨,到如今深圳人赴港“打醬油”,這種變化背後體現了人民幣兌港幣匯率的變化,也是內地經濟騰飛的有力見證,十年來,深港經濟差距逐漸追平。兩地幣值和經濟實力的變化,對兩地經濟和投資消費方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專家表示,港幣貶值的利弊仍需權衡,但港幣貶值的空間有限,考慮到香港經濟對內地經濟依賴度的上升,未來港幣與人民幣掛鉤的可能性在增加。
1、消費習慣悄然改變
據《香港商報》文章,在深圳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的王小姐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89年,在她7歲的時候,第一次收到了香港親戚給的零花錢,是一張面值一千的港幣。“那是第一次接觸到面值這麼大的紙幣,感覺很稀奇,而且港幣的圖案比較奇特,顏色又花花綠綠的很是好看。當時我把港幣當寶貝似的都放在一個存錢罐里不舍得用,而且經常倒出來數一數看一看,覺得很有趣。”王小姐說,那時港幣在內地也比較少見,家人把親戚給的港幣一部分換成了人民幣用,大部分存了起來用做升值。
十多年前的內地人看待香港人大多是抱著看稀客的眼光,港人豪氣出手大方,而且腰纏萬貫。王小姐小時候最盼望香港親戚回來,因為他們總會帶回來一些內地市面上比較少見的商品,如一些電器和進口的飲料等。“那時內地消費低,香港人來內地旅遊也有很多優待,所以從香港回來的親戚也會熱衷到內地的一些景點遊玩。”王小姐說,親戚還會在內地購買很多日用品帶回香港,因為港幣購買力強,內地物價又不高,他們覺得在內地買東西便宜又划算。
像王小姐親戚這樣來內地購物旅遊的港人不在少數,但也有人找到了另一種消費途徑——“包二奶”。90年代起,在深港口岸附近的皇崗、崗夏等村有不少港人尤其是司機大佬在此租房包養“二奶”,他們的收入在香港屬於中下階層,但通過匯率折算後放在深圳卻是非常充裕。但隨著內地經濟騰飛,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小,這些貨櫃車司機的收入優勢也不復存在,諸多“二奶”村也日漸消亡。
人幣上演大逆轉
香港回歸十年後,一度強勢的港幣也不得不面對人民幣的崛起。2006年11月,內地銀行港幣現鈔的買入價首次跌破1比1,在隨後不久的2007年1月11日,港幣兌人民幣交易價格也跌破1比1的水平,報1:0.9997,這也是人民幣匯率從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首超港幣,上演了一次“大逆轉”。此後人民幣一再升值,到2013年,港幣兌換人民幣已維持在1:0.8左右,港幣弱勢人民幣強勢已成定局。
由於香港與內地經濟往來緊密,兩地幣值變化會影響到兩岸的消費。而與香港相鄰的深圳,受兩地幣值變化的影響更為明顯,其中凸顯的現象是深圳居民過港購物日益頻繁,香港逐漸成為深圳居民一站式的購物中心。
家住羅湖的劉小姐也是過關大軍中的一員,劉小姐幾乎每隔兩個星期就要去香港一次,除了探望親戚朋友,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購物。“我一般去香港買電子產品和化妝品,也幫別人代購港貨,用人民幣在港消費相當於打了八折,買東西划算,而且香港產品質量也比較有保障。”
劉小姐告訴記者,以前她去香港經常被同事委託買手表類的奢侈品,但現在同事的目光開始轉向日用品,如沐浴露、藥品甚至紙巾。“內地通脹加劇,物價上漲過快,而香港進口商品免稅,價格低,又有匯率差,同一款洗髮水香港售價折合人民幣才43元,而深圳超市里要5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