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構建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
http://www.CRNTT.com   2023-01-03 16:56:14


 

  《規劃》精準聚焦現代物流發展重點方向,提出構建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

  對內,將建設“四橫五縱”9條國內物流大通道,即串接東中西部的沿黃、陸橋、長江、廣昆等物流通道,以及聯接南北方的京滬、京哈—京港澳(台)、二連浩特至北部灣、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藏等物流通道,提升相關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和規模化運行效率。

  對外,將建設“兩沿十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邊物流走廊以及10條國際物流通道,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強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輻射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具體怎麼做?

  暢通道,除瓶頸。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大為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約15%。到2025年,推動基本消除普速鐵路瓶頸路段,“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貫通,實現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超70%。

  建樞紐,提效率。2022年7月,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了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確定重慶、成都、廣州、鄭州、昆明等第一批支持的15個城市,安排車購稅資金支持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重點項目等建設,有力提高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2023年將再支持一批樞紐城市建設。”張大為說。

  強聯通,擴輻射。目前,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6個城市,國際道路運輸合作範圍拓展至19個國家,水路國際運輸航線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空網絡覆蓋60餘個國家和地區,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網絡加快建設。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制度規則“軟聯通”,進一步暢通國際運輸。

  “‘十四五’將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提高中韓陸海聯運效率、推動中歐陸海快線健康發展。拓展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洲際航空網絡。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信息服務水平,做好與外貿企業的物流信息對接。”張大為說。

  潛力怎麼挖

  促進系統型降成本,補齊農村物流短板

  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2021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較2012年下降3.4個百分點。儘管與主要經濟體差距不斷縮小,但物流降成本依然有較大空間。

  張江波介紹,《規劃》將“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作為重要任務。

  “我們將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清理規範鐵路、港口、機場等收費。”張江波表示,促進以壓縮物流各環節絕對成本為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系、提高物流質量效率為重點的“系統型降成本”轉變。

  當前,農村物流仍存在設施現代化水平低、資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根據《規劃》,我國推動完善以縣級物流節點為核心、鄉鎮服務網點為骨架、村級末端站點為延伸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設施體系。

  特別是在冷鏈物流方面,到2025年,面向農產品優勢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依托存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在農產品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產區支持建設一批田頭小型冷藏保鮮設施,推動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初步形成符合國情的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運行模式,構建穩定、高效、低成本運行的農產品出村進城冷鏈物流網絡。

  現代物流不僅促進市場供需對接和實體商品流通,也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物流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以即時配送行業為例,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約30%,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但行業政策框架體系並不完善,傳統勞動保障制度並不適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牽頭研究制定綜合性政策文件,加強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進一步促進即時配送健康有序發展。”張江波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