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世界金融格局悄然改變 誰在動搖華爾街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4 17:36:36  


紐約的地位正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本期《環球》雜誌刊文指出,過去一年多來,全球交易所的幷購風暴和上市趨勢使得“世界金融中心”的力量對比出現微妙的改變。而有關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的報告也是版本迭出,爭議不斷。存在于這一系列現象背後的事實是:世界各經濟體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愈演愈烈。全文如下:

  紐約“一哥”地位岌岌可危

  二戰以後,紐約就一直是全世界公認的金融中心,華爾街更是集中了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萊曼兄弟、花旗等幾乎所有金融界響當當的名字。

  而如今,紐約的地位正面臨被取代的危機。以2006年爲例,全球前三大新股籌資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及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Rosneft。工行和中行在香港上市,Rosneft則選擇了倫敦。

  據麥肯錫公司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按目前的趨勢,紐約可能在未來5年內丟掉7%的金融市場份額,相當于6萬個工作崗位。在接受麥肯錫調查的50名華爾街首席執行官中,有40%的人認爲,紐約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將在未來5年內逐漸减弱。

  業內人士指出,紐約目前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有太多的監管機構;二是有關證券的集體訴訟大幅增加;三是美國公司幷沒有准備采用歐亞廣泛采用的國際會計標准。據稱, 2007年初美國財政部召開過一個主題爲“資本市場和經濟競爭力”的研討會。此舉意味著,不僅是華爾街,就連美國政府也已意識到美國資本市場競爭力流失的危機。

  而與此同時,倫敦金融城的表現令人吃驚。這塊位于倫敦東面、面積僅有1.4平方英里的土地,已經成爲全球20%的國際貸款、30%的外匯交易、40%的場外衍生品交易和70%的二級債券市場交易的發生地。

  今年各組織有關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的報告版本迭出,雖然在評價標准上各有不同,上榜城市也大相徑庭,但都毫無例外地將倫敦的名字放在紐約之前。

  今年以來,俄羅斯銀行業、挪威石油和天然氣産業以及英國不動産業掀起的IPO潮,令歐洲銀行業獲利頗豐。截至5月底,在華爾街承銷商收取超過其歐洲同行2倍IPO傭金的情况下,歐洲IPO吸金378億美元,是美國212億美元IPO規模的178%。業界預期,今年餘下的時間,企業在歐洲的IPO潮流仍會風起雲涌。這種情况在二戰結束以來尚屬首次,歐美曆來存在的銀行收益鴻溝因此近乎于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