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熔斷首天踩踏 A股跌停有七大死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5 10:28:03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經歷波瀾壯闊的2015年後,A股在2016年首個交易日再上演驚人戲碼。多重利空導致滬深兩市下跌,下午開市約半小時,一路狂跌的滬深300指數先後觸發5%、7%在首日實施“熔斷機制”的臨界點,結果令A股停市(提前個半小時收市)。

  受A股大瀉拖累,港股大挫近600點,晚上美歐股市亦大跌,可謂全球開局失利。市場人士認為,熔斷機制人為“秒殺”流動性,投資者擔心停市而恐慌拋售,在非常時期不但無法熨平風險,更可能助長殺跌,令兩融爆倉風險劇增。

  文匯網報道,A股昨首日實施熔斷機制,孰料當日即“圓滿”完成測試。最終上證綜指、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暴跌6.86%、8.20%及8.21%,千股跌停潮再度來襲。原為降低交易風險而設立的熔斷機制,由此陷入巨大爭議。

  道指中段急瀉434點 

  港股昨日亦大受拖累,昨早低開131點後,隨A股下挫而跌幅不斷擴大,收市時恒指大跌587點,報21,327點,跌幅2.68%。國指收報9,311點,跌350點或3.62%。晚上歐美股市亦急瀉,截至今晨1:15,道指急插434點,德股DAX指數收跌4.28%。今次A股熔斷,可謂引起全球恐慌。

  昨日早市已有多個利空消息:離岸人民幣大跌;財新中國12月財新製造業指數(PMI)連續第十個月低於50點榮枯線,顯示內地製造業繼續放緩;A股大股東及高管禁止減持令本周五解除,更如“達摩克里斯之劍”,中金曾預測,1月份大股東高管潛在解禁規模約為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2%,實際減持規模在1,500億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