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昨日接受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採訪時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對資本市場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但程度是可控的。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在增強,抗風險能力在提高。
資本市場消化摩擦影響
5月初,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以來,滬深兩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對此易會滿表示,從一段時期市場運行情況看,資本市場已經逐步消化和反映了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
易會滿表示,從國內經濟基本面看,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變,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和提振實體經濟的政策舉措正逐步落地,有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齊備的生產要素、龐大的國內市場,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如果全球哪一個國家哪一個領導人不重視近14億人口的市場是不理性、不理智的。
從A股市場自身看,也具備穩健運行的基礎:一是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上證綜指市盈率為13倍,滬深300、上證50市盈率分別為12倍和10倍,比美國道瓊斯等全球主要股指都要低。二是槓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包括場內融資和結構化資管產品在內的股市槓桿資金約1.2萬億元,較2015年最高時下降近80%。三是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進。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已進入關鍵階段,這項改革將在關鍵制度創新上實現突破,進而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四是資本市場開放力度持續加大。今年,相關機構監管的開放措施逐步落地。隨著,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並逐步提升納入比例,富時羅素也將於近期正式將A股納入其指數系列,表明國際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前景。
從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看,易會滿指,經過去年集中開展的深化金融亂象綜合治理,特別是資管、同業等影子銀行的綜合治理,避免了風險的進一步積累。私募基金按行業整體機構數量,風險發生率為0.39%;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率到去年底為0.96%;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的市值比例較小;場外配資總體呈現點狀、散狀,有關風險處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