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萬科之爭揭開股東維權新篇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04 15:24:13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哪裡有股東資本主義,哪裡就必將有股東維權行動——至少在發達國家的股市中,人們是這樣認為的。而圍繞中國房地產公司萬科(China Vanke)前途的爭奪戰,就是在檢驗這一公式能否在中國內地成立。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日報道,在倫敦金融城或華爾街看來,這似乎是一場簡單明了的爭執,一家股權極為分散的知名大公司,引來了吵吵嚷嚷的投資者,比如保險公司寶能(Baoneng)。當他們面對不喜歡的交易時——在這個例子裡,是萬科提出以新發行股份收購深圳地鐵(Shenzhen Metro)的資產和股份——部分投資者感到惱火,并開始反擊。

  極富個人魅力的萬科董事長王石甚至抨擊寶能為“野蠻人”,這正是已故的特德•福斯特曼(Ted Forstmann)在20世紀80年代對集結在傳統企業大門外的侵略式收購者的稱呼,還為布賴恩•伯勒(Bryan Burrough)關於RJR納貝斯克(RJR Nabisco)收購案的那本暢銷書提供了書名。

  不過這對一家中國藍籌企業來說其實是第一次。而且正像我的同事米強(Tom Mitchell)所指出,萬科是獨一無二的:萬科的流通股占比超過了大多數中國企業;直到不久前,萬科還可以此輕鬆應對既有公共股東又有私人股東的局面。這令萬科之戰成為一塊試金石,檢驗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真的允許維權股東左右一家企業的未來。深圳地鐵是國有企業,擬議的資產出售交易將稀釋寶能及其他股東所持有的萬科股權。華潤(China Resources)也是國有企業,該公司在周四表示反對寶能罷免王石和萬科董事會成員的企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