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持續向好,軟件業務收入46266億元,同比增長10.9%。深入分析我國軟件產業當前的態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必要的意義。
從政策面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以及“數字中國”建設的持續推進,使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需求顯著增長。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速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催生軟件業的增速提升。從產業角度來看,國內芯片產業發展速度較快,連帶集成電路相關的軟件業收入提高。面對疫情影響,在線購物、在線交易、在線商務等成為工作生活新方式,也推動了電子商務收入的擴大。
同時也要看到,在產業整體增長的背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軟件業增速放緩,僅為2021年同期增速的一半;二是利潤總額雖保持增長,但因四大類軟件業務的收入結構沒有改變,低附加值、低利潤率的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比偏高;三是軟件和服務產品化、標準化能力較弱,規模擴張和降本增效難度加大,整體盈利水平不高;四是不同地區軟件業不平衡現象持續增加,對於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一定影響。
加快推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應夯實軟件業良好生態之基,多措並舉,從政策、產業、技術和生態等方面協同發力。
一是政策制定應從普惠式扶持向精準化轉變。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型企業,著重扶持軟件產品型和雲服務型企業。在“卡脖子”的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領域,對龍頭企業和原創技術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要素保障等支持,以開放場景、開放數據促進軟件升級應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實現軟件業產品化、特色化。
二是產業發展應結合國產化軟件替代及數字化轉型重構兩大要素。要加強軟件行業標準建設,提升其應用推廣能力、軟件能力成熟度,保護知識產權,支持原創軟件創新,鼓勵產業資本支持軟件業,強化軟件業和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推進以軟件為代表的信息化、數字化產業和工業、農業以及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三是要精準把握技術發展態勢,增強相關的生態建設。應加強對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軟件研發能力和推廣應用,緊跟自動駕駛、元宇宙等的發展趨勢,布局軟件產業新賽道。要優化提升軟件創業空間、軟件園區等的管理和建設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加大人才培養和激勵、增強要素保障和豐富生態資源,吸引政產學研等各方力量,協力優化軟件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