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佛山“四大驚奇”帶給中國經濟的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31 00:39:20


 
  這是因為有第二個“驚奇”。除了擁有相對便捷的通向國際市場的途徑——這源於佛山接近香港以及市政層級改革的歷史——佛山並不把自己的成功歸咎於一些獨特的優勢。

  因此,佛山脫貧致富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被中國其它城市複制,這些因素包括:

  一、民營企業引領經濟增長。在2012年,民營企業創造的經濟增長占據了佛山GDP的62.5%,相當於平均每20個居民就有一家民營企業。
 
  二、為國內市場而生產。佛山的淨出口值由2006年的30%下降到2012年占GDP的18%,佛山轉向國內市場、減少出口依賴程度的速度快於其它製造業城市譬如溫州(出口占GDP25%)、東莞(出口占GDP32%)、深圳(出口占GDP37%)。

  三、面向全球,產業集群化生產。佛山擁有30多個專業化產業集群鎮,這些鎮有著連接國際市場的成熟的產業集群和地方供應鏈。

  四、高素質的外來勞動力。超過一半的佛山人口以及三分之二的勞動力都是移民,這些移民與佛山當地人享有同樣的社會服務,這都是因為佛山對職業培訓、醫保、房產、社會保障領域進行了改革。

  五、更多的地方自治。通過把重要的財政和管理責任下放到縣、鎮、村的官員頭上,佛山市政府可以停止扮演市場替身的角色,並且開始加速和支持市場的成長。

  六、社會服務分散化。把社會服務委托給超過1000多個行業協會和非政府機構,佛山的這一作法提高了社會服務的實施度,減輕了公共財政負擔。

  第三個讓人感到“驚奇”的地方在於為什麼其它城市也可以採取以上6項措施,而偏偏只有佛山這麼做了。佛山市市長劉悅倫解釋道“佛山要依靠市場來驅動人力、資本、資源、基礎設施、技術和銷售來促進經濟增長。”

  佛山並不是一個經濟特區。它不屬於中央或省政府直接管轄;它的自然資源也並不豐富。換言之,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在資源的配置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一個讓人感到“驚奇”的則是佛山在今日發展經濟時所面對的主要挑戰——譬如地方債、中小企業獲得信貸的可能性以及環境污染——與今日整個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挑戰都是相同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