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與台灣選舉制度的比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6 21:42:55  


  作者:李曉敏 浙江 企業職員

  今次美國大選創美國歷史上很多第一次的選舉就要出現結果,突然覺得有必要對美國和台灣兩地的選舉制度做一個比較分析,來找出雙方的特點和差異。 

  很多人都說選舉是金錢游戲,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我先從金錢也就是競選資金開始說起。 

  美國選舉的資金來源有兩種,法律規定只能二選一:一、政府選舉基金,最多不超過8000萬美元。二、社會募款,總額沒有上限,但每人最多不得超過2300美元。在現在水漲船高的選舉市場,總統大選的競選費用(主要是廣告宣傳費用以及造勢活動組織費用)已經遠遠不是8000萬美元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很多有影響力有自信的候選人都會選擇公開募款,如奧巴馬就很快獲得全美國600人次的政治捐款,輕鬆突破1億美元的選舉獻金。一般人印象中的美國選舉似乎是大資本家大財團的金錢游戲,其實在這種選舉制度下,企業家能用金錢滲透或影響選舉結果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使有企業花錢給特定候選人做競選廣告也會被法律制裁,例如造勢、舉辦活動、贊助志願者、登廣告等等間接的資助都被調查局嚴密監控財務來源,一旦與選舉募款不符都將承擔嚴厲制裁。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奧巴馬為什麼老是站在窮人和下層立場指責華爾街的原因所在,因為他明白:華爾街巨頭們雖然很有錢,但對他的選舉毫無幫助。 

  台灣的選舉制度則是先透支,後補助的模式,目的是選舉經費政府來買單,以防止財團或各種經濟勢力的介入以影響選舉公正。所有公職人員的選舉,在中選會公布得票數後,只要得票超過總票數5%門檻的政黨或候選人,都可以獲得每票30元新台幣的選舉補助,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候選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拼命選舉到最後一刻,因為制度設計上保證了你不會虧很多,形同鼓勵了選舉的激烈性。貌似補助制度比較公平,但台灣選舉制度最大的缺陷是政治現金沒有上限,財團和企業主可以私下大量投資給心儀的候選人而沒有有效的法律監督,甚至引起黑金政治的質疑。 

  其次是投票 

  投票是選舉的最重要的表現部分,所有的努力和血戰,都指望通過一張張選票來獲得回報。投票貌似簡單,但其實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設計。 

  1、選民登記。 在美國,各州獨立性強,選舉也是根據各州法律來進行,基本上大多數州的規定大同小異:比如只要年滿18歲,在當地生活超過38天,無精神病,有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就可以登記為選民。後來有的州受輿論壓力大,認為“有固定的住所和工作”這條對居無定所的流浪漢不公平,所以這些州取消這條法律,改為流浪漢也可以自由登記選民而領取選票,投票站甚至可以在公園的長椅上進行。而且投票時間可以因選民需要而延長,投票不便的選民可以要求選舉機構郵寄選票並享受免費回程郵件郵遞投票,可以說相當人性化。 

  而台灣的選民登記過程嚴格而複雜,比如年滿20周歲,必須有“中華民國國籍”,等等,很多旅台人士和大陸配偶都難以獲得投票權利,為輿論和各界所詬病。而且台灣的選舉規定在選舉日的早上9點到晚上4點,超出時間範圍一律不准再投票,因此居住點遠離離投票站的選民相當不便。 

  2、計票方式。美國是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結合,全民投票只是一部分,選舉人團投票也決定選舉的成敗。貌似比起台灣的全民直選制度要落後,但美國建國以來就是一個合衆國,由各個獨立的州組成,這些司法行政獨立的州各自為政,人數少的州當然不願意在總統大選以及國會選舉中獲得不利地位,所以衆議院選舉不管人數多寡,每個州都有兩個國會議員名額。同樣的,為了彌補人數少的州在總統大選中的地位不被忽視,每個州平均分配若干選舉人團名額,這些選舉人代表所在的州行使選舉權利。當初這種建國的政治妥協是為了照顧地方利益,但沿襲至今已經出現很多弊病,選舉人團成為十足的政客,墻頭草,他們審時度勢,選在最佳時刻出手,以確保自己的“投資”風險最低,所以每次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都是毫無疑問的精准,顯示了精明的“政治正確”頭腦。 

  台灣的選舉計票則相對簡單明了,投票日下午4點,全台各地的投票所統一關閉,開始由中選會工作人員和當地公務員、教師等義工組成的選務人員開箱計票,即時公布開票進程,在兩個多小時的媒體直播之下,選票走勢猶如股市行情高高低低交叉上揚,最終決出勝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