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海權問題解決之我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4 13:42:37  


  作者:畢殿龍 中國 媒體

  當我們陶醉於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南海和東海的海權主張和有效管轄問題,是不斷困擾中國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我們就稱不上真正的強大;如果這些問題,我們處理不當、信心不足,即使比現在強大,我們仍然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的海權問題不僅僅是個軍事問題,也是個外交和政治問題。中國的海權問題,應該怎麽解決、什麽時候解決和怎麽解決? 

  中國有些網民見不得自我檢討我們自己的弱點,只要一說自己還不夠強大,就會惡狠狠地罵娘。他們更願意生活在自己臆想的強大里,特別是當國外媒體臆造中國威脅論時,很多人都會沈浸在善意的沾沾自喜或者隱性的自豪中。審視我們的發展和強大,的確可以提升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但能夠看到我們的不足,才能夠讓我們自強不息。沒有構成威脅的中國,被臆造為中國威脅,是對手不但要讓更多國家敵視或者警惕中國,也在糖衣炮彈下消沈了一些人的鬥誌。中國的海權問題的主張和管轄,是讓我們保持清醒最有效的良藥和最有意義的指標。即,我們一天不能夠有效主張和管轄我們的海權,我們就一天稱不上真正地強大。東海,中國不找茬,但日本卻加強釣魚台永久的巡邏監督權;南海問題,中國主張的海域許多島嶼被侵占,即便中國呼籲相關國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總有國家要麽引進外國公司自行進入開發,即便弱小如菲律賓者,也於近日通過立法界定中國主張的島嶼。如果無視這些事實,盲目沈醉在自我膨脹的強大里,我們的海權主張和管轄永遠不會有進步,這種標榜為愛國的行為和思想,其實是在禍害中國。 

  是不是中國有了幾個航母編隊的時候,這些海權就可以徹底解決了?換句話說,沒有航母艦隊,這些問題我們還不具備解決的條件?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了航空母艦對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是有很大幫助的,至少很多時候可以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並不是有了航空母艦,我們什麽都不做,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這要看中國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和方法。如果我們怕別人說我們的威脅,怕影響我們和平的難得的經濟建設環境,我們就一味地忍氣吞聲,那樣無論我們多麽強大,當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付出代價和成本都是肯定的,都會給怯懦者找出不要行動的理由。毛澤東時代,西沙、東沙之戰,中國別說航母,連大型軍艦都沒有,國際形勢也不見得比現在好,但有挑釁就會奮起給予教訓,有教訓才會有長期的安靜,盡管當時我們連永署礁這樣的管轄能力都難以達到。這也就是說,今天當我們上述海權面臨挑釁的時候,我們不能夠什麽也不做,或者做得不到位。我們的態度的曖昧或者行動的乏力,只能縱容一些國家鋌而走險,這樣只能更增加我們解決上述問題的成本。 

  中國的海權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和什麽時候解決和用什麽樣的方法解決呢?中國的海權問題,可分為南海問題和東海問題,解決的性質可分軍事解決和政治、外交解決;解決的策略又可分為被動解決和主動解決等。東海問題,基本上只有日本問題。而釣魚台是個關鍵的、具有很大象征意義的島嶼。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更大的壓力逼迫日本讓步,同意於東海共同開發,即使在台灣問題解決之前,中國大陸無意進一步顯示自己在釣魚台附近的存在,但也絕對不允許日本變本加厲的升級行為。如果日本變本加厲該區域的主權顯示,中國應該有比嚴正聲明更加切實的行動:比如把釣魚台列入中國導彈試驗場:日本不登島、不設置建築,就不試驗,如果有新的設置,就定期用導彈清除;布雷封鎖釣魚台等。至少要做到,近期誰也別想在釣魚台有進一步的行動。東海問題,容易激發成難以控制的沖突,台灣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解決和管理釣魚台的成本都將是最大的。釣魚台等東海問題,應該是中國真正強大之、台灣問題解決之後(具有航空母艦不是強大的指標,航空母艦基本不會用來進行日本和美國之類對等勢力國家的軍事對抗)。南海問題牽涉到的國家比較多,相關國家也是見縫插針找點麻煩、制造點事端。針對南海問題,中國不能夠只有抗議沒有行動。特別是對特別連中國退讓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都要挑戰的國家,選擇一個合適的,適時狠狠教訓一下,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否則,一些國家看到中國雷聲大雨點小,就會有樣學樣。如果說,東海問題我們現階段我們可以適時強硬的被動解決方式的話,南海問題,我們就應該在一些國家挑釁啟動爭端後,采取更多的主動策略。比如對那些企圖通過法律來侵占中國領海的,要限期讓其搬遷出其侵占的島嶼,否則就用導彈清除。以退為進。讓已經被侵占的島嶼回歸為零。在南海要軟硬兼施,政治、外交優先,劃定紅線,軟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動;東海問題,要和台灣相互呼應,軟有底線,硬有表現,避開其轉移國內矛盾的表演等。

  中國的海權問題,不但檢驗我們是否真正強大的指標,也是考驗我們的信心和國之骨氣的指標,更是展現我們解決這些包含經濟軍事外交多種復雜因素智慧最好場合。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這些問題轉移國內矛盾,我們不應該配合其表演,但絕不允許逾越紅線。更不能懼怕這些問題帶來的國際甚至是軍事麻煩,更不能迷信將來我們的軍力更強大。我們發展,別人也在發展,無論何時解決,我們都要面對同樣的麻煩和挑戰。如果我們面對挑釁不能夠有相應的反應,不但會措施解決問題的良機,也會被歷史定位真正的軟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