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文娟 山東省威海市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新聞傳播學院07級學生
地方政府官員“扎堆”出現,近日吉林省響應國家“減副”號召免去六位省政府副秘書長的職務又將這一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但此次編制調整似乎略顯溫和,被免6人仍在其他部門任職。
無獨有偶,陝西省神木縣剛剛取消了67名幹部2009年的掛職資格,原因在於雙重身份、以權謀私。這些做法在民間看來是大快人心的,但究其原因值得深思。
其實目前我國沒有明確政府“超編”的標准,各級政府普遍存在超編現象,一些地方鄉鎮政府更是嚴重超編。此前有網友爆出河南省新鄉市、遼寧省鐵嶺市和湖南省平江縣都存在大量過剩的副職人員。占用公共資源,拿官職謀福利的地方各級政府何來執政為民、執政利民呢?即使有中組部下達的“省級以下政府不配助理”硬性指令,但打編制擦邊球的掛職人員依舊占用著為民謀利的公共資源。
從總體上看,我們目前面臨著兩個問題,即如何要求各級地方政府“減副”和怎樣“減副”。首先就是把編制法定化、規範化,加之硬性指標的規定限制使其符合要求。現在我國官員及公務員的崗位是用行政法來保護的,超編現象出現後就通報、批評、警告一下,隔靴搔癢般的懲戒政策怎能遏制超編現象?我們需要剛性的法律法規來運行和操作,隨時讓公衆知曉并得以調整和控制。
向服務性政府職能轉變這是我們早已提出的執政口號。但口號不是白喊的,我們要根據中央、省、地方政府的不同特點進行政府層級職能的合理設計和改革。在各級政府的財政支出能力和事務處理權利的範圍內明確其職能半徑的大小。職能明確了,範圍確定了,編制人員數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減副”絕不是中央下達的一紙禁令就可以實現的,解決官員編制的內在矛盾和問題、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才是治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