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切莫妄談中國人的人性退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23:24:45  


  作者:王龍風 吉林長春 學生

  中央電視台知名男主持人白岩鬆日前受訪時表示,中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變化比其他人大,他說:“我們在人性上由於欲望而導致的退步和混亂比其他國家更強烈,家庭不穩固比美國更甚。”對此,中新網展開“你如何看待中國人的人性退步”的調查,到目前為止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網友支持他的說法,留言出現一面倒局面。那麼中國人的人性真的是在退步嗎?這一點我真不敢苟同於白先生。 

  很顯然,白岩鬆先生對當下中國人人性的理解重點在於,中國人為了滿足各種利己的欲望,而導致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為了追求功利利己主義而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我不知道這樣去理解白先生話的願意對於不對,但是很顯然,白先生至少在話中強調了一點,即因為欲望導致中國人的人性在退步。 

  我根據我自己對人性的理解以及查找了一些哲人們對人性問題的的理解的資料,歸納出人性大概有這麼兩個基本要點:其一,人的本質說,即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那這裡面就必然包含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而個性即表現在人性中個人的追求上了,文藝複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直接把人性看作是自由、平等、博愛等。其二,社會倫理說,即人性存在於人們的行為規範當中,而判斷合乎人性與否則根據社會倫理來判斷。春秋戰國時期的先哲們也都對人性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 

  那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對人性的解釋來分析一下中國人在人性方面存在的現狀。如果從人的本質說來分析的話,中國人存在著這些現象,從大體對比上看,現在的中國人比以前的急躁、易衝動、個性張揚,敢於捍衛自己的合理權利,隨著80後、90後的出現,顯得更加明顯,這是其一。其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文明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是精神文明卻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出現的情況是社會刑事案件的增多,中國人在精神上失去了自己的核心信仰,總體上表現出人情淡漠、關系複雜,利己主義之火欲燒欲望之勢,也正如白先生所言的那樣,欲望在控制著一切。那好,那我們現在在從這兩者之間來探討一下,存在這兩種現狀是否就意味著中國人人性真的在退步嗎? 

  我們先從人的本質說起。現在的中國人在個性的選擇上確實是生活在上世紀的中國人所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我想白先生話中雖未曾提及是哪一類中國人的人性在退步,但是肯定是在說青年直至中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中國人吧!那我們也就重點談談這群人吧。正如前面說的,這群人非常的有個性,喜歡張揚,更善於又敢於守住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當然包括了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東西了。他們敢愛敢恨,敢於說出心中看不慣的東西,敢於選擇退出自己不喜歡的圈子,敢於選擇不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敢於堅決捍衛自己贏得的權益,顯得很特立獨行,而這正是作為人類所應該具備的,或者用西方人的觀點來說,這叫做自由、平等,沒有什麼“非法”的東西可以束縛他們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那麼對於人們常常說的“功利的一代,自私的一代”這一點又該怎麼理解呢?我只能說,這是國民在物欲橫流的時代,被動作出的一種反應。這就是社會的大環境,或者說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國民主體信仰的一種迷失性的缺失,但是核心信仰卻還在。主體信仰的缺失即體現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也正是因為主體信仰的缺失,所以產生了“功利與私利”這一說。而核心信仰不失則是說中國人沒有失去應有的核心民族精神,這在汶川地震、火炬傳遞、北京奧運會等等大事件中都已經體現了出來。這說明國民在關鍵的時候還是會清楚地判斷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醜陋。 

  那麼白岩鬆能拋出這顆重磅炸彈出來,也并非無中生有,口無遮攔,空穴來風,其必然存在著某種社會現實來依托。正如前面提到的,當下中國人存在的種種行為并不能用來證明中國人的人性在退步。那麼白岩鬆先生所說的這些話,是在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我想,只能說是中國人在許許多多的“社會大爆炸”環境下做出的一種生存之道的選擇,這也是人性的真正的變現,關鍵的問題就在於,這種真實的人性由於複雜的社會關系而被認為地扭曲了,真正的人性被毫無保留地表現了出來,而真正的問題卻是這種人性表現出來後,所帶來的無比強大的對社會的衝擊力,即表現在信仰上面,信仰的危機才是真的,因此白岩鬆這話應該改成是中國人的信仰存在重大問題比較恰當,說中國人的人性退步,那就是在否認中國社會的進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