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文 甘肅蘭州 記者、評論員
常言道“春困秋乏”,又有古詩雲“春眠不覺曉”,這都是說春天本來人的睡眠就多,而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可是,如今的春困卻難以發生,有報道指出,近年來人們的睡眠障礙發生率很高,約有30%的各個年齡段人群都可能發生睡眠障礙,而失眠也已成為神經科第二大疾病。
睡眠平均占去人的生命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們只有通過足夠的睡眠才能獲得完整的健康,而失眠症明顯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引起抑鬱、失能、事故發生和醫療費用的增加。引起失眠的原因雖然很多,如疾病、藥物的副作用、不良的睡眠習慣、晝夜輪班工作等,但毫無疑問生活壓力的加大是頭號罪魁。生活壓力加大還除了直接製造失眠症,還能引起人的抑鬱、焦慮甚至情緒無常。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生活壓力的內容越來越多,就業擇業、收入分配、房子按揭、情感糾葛、子女教育、如何養老等等,這都是揮之不去的問題。如果白天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壓力就很難及時排遣,睡眠就無法在安全、舒適、安靜和令人放鬆的狀態下進行。生活壓力加大造成的極致典型案例,無疑是現在網絡走紅的“犀利哥”。
“犀利哥”何許人也,本是一位無家可歸的寧波街頭的流浪漢,只是因為自己的時尚外表和準確的衣著搭配而幾乎被製造成了網絡明星。有心理專家解釋說,“犀利哥”出名不排除一部分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甚至也有一部分人是帶著厭惡和攻擊的情緒來炒作此事。筆者不敢苟同這樣的論調。其實,“犀利哥”走紅與其說是惡搞,還不如說是自嘲。當很多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不堪重負,或者日益被淪為房奴、卡奴、證券奴的時候,下意識裡就有了對街頭流浪漢的悲憫和關切。如果假設人們只是為了滿足獵奇心理,才追捧“犀利哥”,那由此引來的媒體對“犀利哥”現象的持續關注就不能自圓其說。事實上,“犀利哥”從抗洪軍人到退伍打工者再到街頭流浪漢的經歷,讓我們明白了在面對生活壓力時,積極的心理調適的重要。當然,由此說開去,“犀利哥”算是善良之輩,只是出現了對他人無害型的心理問題,而報復社會型心理不良者的,對社會更具危險性。
所謂心理調適,也就是通常說的“放下”,或者說是“合理變通”。對心理調適並無權威的解釋,學術的說法是:個體通過對外部信息接收的角度和強度的轉換,或者對原有心理認知在重組、遷移、升華的基礎上予以整合,凸使外部刺激與心理認知互為進退,從而實現協調一致,避免心理矛盾衝突激化。從方法上來說,回避(轉移注意力)、變通(變惡性刺激為良性刺激)、轉視(換個角度看問題)、換腦(換一種認知解釋事物)、升華(以積極的心理認知把挫折當財富)、補償(改弦易轍不變初衷)、求實(切合實際調整目標)等等不一而足。其實,這都是俗常人們在勸人時說的“不用急、心放寬、看遠點”,或者“忍一忍”、“退一步海闊天空”、“明天會更好”等說法。
有些事是說來容易做到難,但心理調適卻是相反的。因為很多人由於“面子問題”總是壓力在心口難開,壓力造成的“糾結症狀”顯現出來的只有可以“秒殺”的眼神,但如果能夠坦然說出來,壓力就會緩釋一半。但願人們能夠積極學會心理調適,主動排遣生活壓力。若做到了才可以說:不要迷戀“哥”,“犀利哥”只是個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