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十年抗戰?有這麼嚴重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5 11:08:47  


包括民進黨、台聯在內的本土社團在ECFA公投遭公投審議委員會否決後,宣示將展開十年長期運動。(來源:中時)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三次工作會商漸次取得共識,在此同時,包括民進黨、台聯在內的本土社團在ECFA公投遭公投審議委員會否決後,宣示將展開十年長期運動,強力監督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政府政策本來就需全民監督,如果政黨三輪替,本土社團的“十年抗戰”,標靶可能就得轉向,衝著民進黨會不會廢ECFA而來。國民黨秉持兩岸政策必須開放的立場明確而堅定,反倒是民進黨必須負責任地說明政黨立場,不可再用南北切割的方式,企圖模糊焦點,甚至唬弄選民。

  社論說,做為本土社團寄望最殷的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必須謹記自己曾經執政八年的事實,而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兩岸政策,從延續李登輝執政後期的戒急用忍,到扁政府的積極管理,包括兩岸三通直航、開放赴大陸投資上限等重大政策,都受限於此而陷入形式開放,卻無法有效開展窘境,因此也成為政黨再輪替的重大原因之一。

  馬政府執政兩年,不論其他政策效能如何,就兩岸政策而言,卻是明顯改善。顯而易見的,兩岸直航班機不斷增加,最近鬆山?虹橋對飛班次亦倍數成長,讓扁政府八年幾乎陷入半停滯狀態的松山機場復生,事實上,從李應元到謝長廷,民進黨兩任台北市長候選人都主張松山機場遷建,將松山機場原址改建為首都中央公園。從都市發展環境的角度,此一政見不可謂不吸引人,特別是如果松山機場再無發展性,但如今形勢丕變,松山機場已經成為兩岸直航點中最熱門的機場,這個轉變,讓今年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格外尷尬。對絕大多數習慣、甚至歡迎松山機場直飛大陸的民眾而言,遷廢松山機場顯然不會是個討好的政見;對候選人而言,政見當然要隨著形勢改變而更易,但是,對民進黨而言,松山機場畢竟不只是普通直航機場的問題,還牽涉到兩岸關係和“國家”發展的幽微立場,民進黨該如何找出一套說詞滿足基本支持群眾,還有更多數且關係能否再執政的中間選民,才是最大難題。

  松山機場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能如此尷尬,可以想見,兩岸經濟架構協議是民進黨更難處理的困境。民進黨反對ECFA,卻無法阻止兩岸愈來愈密的經貿交流,反對兩岸簽署類似協議,耽誤的其實是台商和台灣更巨大的經貿利益。無可諱言,任何雙邊協議都不可能只取利而無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質疑馬政府太過一廂情願,只看到利益卻忽略風險;民進黨卻陷入兩極的另一端,只看到風險卻忽視利益。民進黨擴大風險論述的兩岸政策已經八年實驗,不為多數民眾接受,馬政府擴大交流、傳達善意、險中求勝的兩岸政策,在這兩年已取得相當成果。民意監督或檢驗政府政策績效,看得就是成果,虛擬的風險前提,只會成為框架民進黨兩岸政策論述的束縛。

  社論說,隨便舉例,當民進黨反ECFA的同時,民進黨部分縣市首長登陸,或參觀上海世博、或進行城市行銷,人在大陸的民進黨人,不敢聲言反對兩岸簽署ECFA;甚至民進黨“立委”惡言批判出國參加選美比賽的小姐矮化國格,結果一棒打到“立委”同僚兒子的女友,竟前倨而後恭地道歉;類似膝射式反應的政治語言,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同樣狀況也發生在最近,陳長文律師因為撰文給公投審議委員會的公開信,竟遭民進黨、台聯、《自由時報》等惡意批評為“國民黨的打手”,甚至還有人以陳家人的缺憾,對照陳的政治立場;照此邏輯,站出來公開批判公審會否決ECFA公投的學者,難不成都成了“民進黨或台聯或深綠或獨派的打手”?在民主政治有機運轉的制度下,任何監督或反對政策之舉,都沒有必要用近乎人身攻擊或扣帽子式的政治語言,徒逞一時之快。

  曾經執政八年的民進黨,或精神領袖曾經擔任過十二年“中華民國總統”的台聯等本土社團,都享受過台灣民主的果實,理性討論政策應該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就從五都選舉開始,請民進黨和國民黨勇敢且負責任地拿出對ECFA的政黨立場,讓選民慎重地面對手中一票。這一票,不只攸關年底五都、未來的二○一二、最重要的,還有台灣未來十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