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殿龍 資深評論員
18日,馬英九在“黃金十年”兩岸關係定位時提出 “有需要、有民意、有監督”的情況下,不排除和對岸商談簽署和平協議。島內儘管認同的聲音不少,但被民進黨抹黑為,馬英九制定了被統一的時間表者有之;認為沒有和平協議,兩岸幾十年沒有發生戰爭,所以未來也不需要和平協議的聲音有之。儘管兩岸都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相比之下,誰才更需要和平協議?
和平協議可以增加兩岸戰略預警
既然簽訂和平協議,彼此就會對一些彼此能夠容忍的底線,做一個明確的界定,就會建立更加順暢、有效的政治和軍事溝通管道,設立避免兩岸擦槍走火的具體應急機制。如有和平協議,任何單方面違背的一方,都會遭致國際社會的譴責。所以,即便一方要破壞和平協議,也要事先找個說得過去的藉口,都會有諸多的輿論、政治和軍事的徵兆。有了和平協議,至少會知道,戰爭會在什麼時候打響。這無疑會增加兩岸,特別是實力弱小一方的戰略預警。具體到兩岸,台灣不必一直生活在戰爭陰影之下,可以放手發展經濟。
和平協議可在實質上讓兩岸更久地維持現狀
兩岸的交流和發展不可能不碰觸政治和軍事議題。沒有一個長期的和平協議框架,想真正意義上維持兩岸現狀將是無法想像的。當然,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彼此都會在一些問題上做一些讓步和妥協。比如,大陸可以許諾在不出現什麼的情況下,不會對台使用武力,不會增加讓台灣不安的軍事部署,而台灣也許只要在實質上保留兩岸統一是其中的主要選項,不進行去中國化等。在這種協議框架下,至少可以為兩岸保持現狀,做出更多的默契和認同。也只有在這樣的協議下,兩岸交流才可以全面、深入,台灣爭取更多國際空間才沒有壓力和可能,大量外來長期投資,才可以轉向台灣。
和平協議不是統一時間表
和平協議即使台灣承諾不會宣佈獨立,也絕非就是兩岸統一時間表。一方面,在兩岸諸多前提和底線下,協議磨合和談判的時間會拉很長,不知具體內容的和平協議的簽訂都沒有時間表,並不一定會定出統一具體時間的和平協議,更不可能成為統一的時間表。另一方面,大陸即便提出具體的統一的訴求,台灣也未必會同意。這不是密室政治,不是城下之盟。如果台灣沒有足夠的民意,所謂的和平協議還是無法簽訂的。即便強行簽訂,對台灣這樣的民主社會來說,也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
總之,和平不同於和平協議,和平協議也不是統一協議。大陸更多要的是,台灣不要法理台獨,和大陸割裂歷史聯繫;而台灣則可贏得更多戰略預警、更好經濟發展環境和更長時間維持現狀。和平協議也許只有對誠信者,對希望兩岸真正長期和平的政體才有用。但無論從哪個角度,有這樣的協議,比沒有這樣的協議,對台灣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