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克思為新聞自由“造反有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0 10:39:12  


  作者:周福寧 廣西南寧 學生

  用一篇長文來論證一句話,這是馬克思寫文章經常幹的一件事。如今無奈之舉也只能學著偉人的方法,試著用一篇兩千多字的文來說說馬克思無數經典中的一句經典。不求能達偉人的縝密邏輯與天馬行空般的論述,只求能夠像偉人所說的那樣:當你能夠想你願意想的東西,並且能夠把你所想的東西說出來的時候,這是非常幸福的時候。

  馬克思在《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這篇文章中與貴族等級代表的辯論的部分中關於出版自由問題里說到:書報檢查制度沒有消滅鬥爭,它使鬥爭片面化,把公開的鬥爭變為秘密的鬥爭,把原則的鬥爭變為無力量的原則與無原則的力量之間的鬥爭,以新聞出版自由的本質本身為基礎的真正的書報檢查是批評,它是新聞出版自由本身所產生的一種審判,書報檢查制度是為政府所壟斷的批評。

  這句話被無數讀懂和讀不懂馬克思的馬克思追隨者視為馬克思論證新聞出版自由的經典。本人認為,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奠基人,他有革命的前瞻眼光,從新聞宣傳受制約的角度攻擊對手,在宣傳的領域中爭取革命的聲音,這些舉動表現出馬克思造反有理的理性和睿智。在為新聞出版自由的辯論中,馬克思依舊奉行他尖銳刻薄,據理力爭,步步為營,逐一反駁的辯論作風。

  書報檢查令規定:“凡懷疑個別人的或者整個階級的思想方式的作品不得發表。檢查官應當採取措施,制止報刊登載所謂內容貧乏和聳人聽聞的新聞,或者各種流言飛語和人身攻擊的議論。報刊編輯必須由那些具有“學術才能、地位與品性”的完美無缺的人擔任。”如此的規定當然是不可能消滅鬥爭。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書報檢查制度的規定已經壓迫了信息自由流動的欲望。馬克思認為這種壓迫會導致鬥爭的片面化。既然書報檢查制度帶來了鬥爭的片面化,那麼,未實行書報檢查制度之前的鬥爭是什麼,那些鬥爭是否是全面的,全面是否就等於合理?這三個問題馬克思在論證中並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也許這些問題正是需要那些讀懂和讀不懂馬克思的馬克思追隨者在研讀他的作品時應該正視和思考的。

  本人認為,不管書報檢查制度是否帶來鬥爭的片面化,它都會帶來這個制度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的摩擦。而這些摩擦的聲音會隨著某種需求的增加而愈演愈烈,這種需求正是馬克思無產階級革命的需求。如果鬥爭存在,那麼鬥爭將會更加激烈,鬥爭雙方的觀點也會更加直接明白。

  馬克思認為書報檢查制度把公開的鬥爭變為秘密的鬥爭。他人為公開到秘密是一個片面化的過程。個別人對統治階級的懷疑,如果按照新聞出版自由的路數來,那就應該把懷疑的觀點公之於眾,而書報檢查制度規定你的懷疑觀點不能公開,你的觀點因此成了你和書報檢查官之間的秘密。檢察官禁止報紙公開內容貧乏和聳人聽聞的新聞,是要讓這種新聞和議論成為秘密,更是要讓這種禁止的行為成為少數人享有的權利,從而使擁有權利成了一個由公開到秘密的片面化過程。

  馬克思在辯論中認為書報檢查制度把原則的鬥爭變為無力量的原則與無原則的力量之間的鬥爭。這句話,乍一看有很強的思辨性。如果把這句話理順出來就成:原來是原則之間的鬥爭,現在成了原則與力量之間的鬥爭,而且原則變成了沒有力量的原則,力量變成了沒有原則的力量。本人認為馬克思所提的原則之間的鬥爭是指:我們該不該有書報檢查制度的原則之爭。原則與力量之間的鬥爭是指:廢除書報檢查制度與放寬或改變書報檢查制度之間的鬥爭。支持書報檢查制度的人已經忽略了原則之間的鬥爭,默許了原則與力量之間的鬥爭。馬克思通過原則性的論證,把辯論提升到一個更理性,更有說服力的層次。馬克思的評論實際上告訴人們,普魯士的整個社會政治制度,正像書報檢查制度一樣,是反動腐朽的,它需要的不是局部的改善,而是根本的推翻。他把攻擊的矛頭對准了封建專制制度,表明自己是一個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

  在辯論中馬克思認為:以新聞出版自由的本質本身為基礎的真正的書報檢查是批評,它是新聞出版自由本身所產生的一種審判,書報檢查制度是為政府所壟斷的批評。

  新聞出版自由的本質大略包括:出版之前免於檢查;出版前無須請領執照或特許狀,也無須繳納保證金;政府不得以徵稅或其他經濟力量迫害新聞事業;自由報道、討論及批評公共事務;自由閱讀、收聽或不收聽;自由傳播新聞並免於檢查等。伴隨著這些新聞出版業自由內容而來的不是書報檢查而是批評和審判,這些批評和審判不會遭遇出版前的檢查。這種批評和審判是從專業和社會的角度對新聞內容的過濾,而書報檢查則是一個閥門,它所起的作用是控制信息質和量的流動,而且衡量信息的質和量的標準還是一種秘密的過程,從而導致專業和自由的缺失,形成馬克思所謂的鬥爭片面化。

  書報檢查制度是為政府所壟斷的批評。馬克思再次把矛頭指向整個封建制度,雖然論新聞出版自由是在與貴族代表的辯論中,但是作為一位思維縝密的革命理論奠基人,馬克思不會忘記整場辯論的最終目就是為了革命或者製造革命的可能性。就像他在整篇文章的開頭部分,他毫不留情地攻擊那些在普通人看來似乎和他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為新聞出版辯護的人,馬克思說他們的論斷十分空泛而含糊不清。馬克思不會因為自己陣營變得孤立而去巴結或去討好那些缺乏理性辯友,他在追求事實和理性的同時也掌握了辯論的基調,給聽者一種理性的說服。這也是馬克思造反有理顛覆傳統的睿智體現。

  馬克思在這句關於新聞出版自由的經典辯論中,先從原則上反駁書報檢查制度,他認為書報檢查吞噬了新聞出版自由,使其他一切自由都成為泡影。自由的每一種形式都制約著另一種形式,正向身體的這一部分制約著另一部分一樣。書報檢查使新聞出版自由成了問題,那麼,整個自由都成了問題。新聞出版自由受到書報檢查的指責,整個自由都受到指責,自由在書報檢查制度下形同虛設。最後上升到反駁整個封建制度的缺陷,在整句辯論中蘊含著縝密的邏輯和超乎尋常的思辨。

  或許你早已經讀懂馬克思,或許你一聽到“馬克思”這三個字就帶著世俗的膚淺進行鄙夷和拋棄,或許你還是馬克思言聽計從的忠實粉絲,或許你還在像我那樣為馬克思的一句話進行死無對證的解讀,或許論新聞出版自由的第一人不是馬克思,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新聞出版自由的論證成果少不了馬克思,一百多年前為新聞出版自由搖旗呐喊的人中少不了馬克思,當貴族代表和城市等級代表們還滿足於當時擁有的話語權時與書報檢查官面對面駁斥的人中馬克思是發出最強音的一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