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請把台灣的文化之“根”留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7 15:09:15  


  作者:張岳琢 陝西西安 教師 

  2月23日是農歷2月2日,有所謂“二月二,龍抬頭”。因為又恰逢龍年,2012(壬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在河南淮陽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及各界代表3000餘人共同拜謁祖先,頌懷羲皇。

  傳說伏羲蛇身人首,取火種、正婚姻、教漁獵,演八卦,結束了先民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始了中華文明時代,所以伏羲被後世尊為“人根之祖”,是與神農與黃帝一起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當日公祭時,祭文曰:“……江河浩浩,華夏泱泱。溯維開元,肇自羲皇。……神州同胞,虔誠景仰;海外赤子,皓首回望。慎終追遠,莫不尊祖;血脈所系,源於羲皇。……”充分表達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對先祖伏羲的敬仰之情,也更是慰藉了海外炎黃子孫的思鄉之情,圓了他們的尋根之夢! 

  有人說,很多的年長的海外華族,常常是讀到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涕淚沾巾。而成年的華人,每次聆聽台灣著名歌手童安格的歌《把根留住》也都有很多感動,歌曰:“多少臉孔,茫然隨波逐流,他們在追尋什麼?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卻在命運中交錯。多少歲月,凝聚成這一刻,期待著舊夢重圓。萬涓成水,終究匯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過了一年,啊,一生只為這一天,讓血脈再相連。擦幹心中的血和淚痕,留住我們的根。” 

  根,是一個民族的起源。尋根,就是探究和追溯一個民族的演化進程。

  中華民族的根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當今世界,中華文明是世界幾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文明以其影響深遠和延綿不絕而倍受世人所矚目。但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作用,就在於它對於中華民族的心理凝聚作用,這是遠比簡單的人為或者其他物質因素所能左右和涵蓋,因此在每一年“二月二”,海內外華夏子孫不遠萬里參加公祭伏羲氏,就是想延續內心潛年中的“文化之根”! 

  誠然,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人已經不可能終老故地,於是奔波之中常常夢回縈繞的,依舊是那故鄉的山水,所以才有了“尋根之旅”。中華民族的“根”是以五千年的悠悠歲月煉成的,是無數仁人志士用鮮血鑄就的,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子孫智慧和汗水凝結的;它用情感傳承,用文化延續,讓每一個華夏子孫從誕生到這個世上,就有了歸屬的感覺。因此,尋根,是游子思戀故園的最深切的表達,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子孫的根脈所系,更重要的是,它讓每一個炎黃子孫知道了“我是誰!” 

  這又讓我也想起了台灣。噩噩千年,台灣的山水依然,那麼它的“根”何在? 

  毋庸置疑,台灣的根在大陸! 

  不過,現在的台灣,因為當權者的漠視,它的“根”意識已經面臨著危機,成年人逐漸在淡漠,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是誰,歷史書中的篡改和中斷,讓少年兒童不知道自己就是哪國人——當一個民族出現了認同危機,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因為長此以往,民族的情感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最終抹平了記憶,燦爛的民族文化會因為陰謀家的操弄而最終污名。

  民族的失“根”,就等於文化的斷檔,它會讓人不知自己從哪裡而來,要往哪裡去;會成就了陰謀家的美夢,而最終受傷害更深的卻依舊是——中華民族!! 

  台灣和大陸本是同一個根!! 

  87年前的聞一多的詩歌《七子之歌.台灣》已經說得很好:“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所以,只要台海統一了,中華根脈就可以真正銜接;只有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在同一片藍天下幸福的生活,文化之根才真正地在每個人的心中駐扎! 

  現在,促進兩岸根脈相通,這是目前台灣當政者最需要做的事;而漠視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是文化和命運共同體,是由同一根脈演化的“豆”和“萁”,罔顧事實,不去推進兩岸重續根脈,讓海峽兩岸血脈生疏或者中斷,他必將是歷史的罪人,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