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政府“內不順” 恐致“外不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7 15:48:56  


 
  馬英九及其團隊對內部事務的處理的風格和結果,自然也會影響到兩岸關係的進展上。簡單來說,就是對經濟方面的要求更強烈,對政治議題的推進更無心和無力。這種推斷,當然是基於馬英九上一任期的很多時候,方向正確、決策猶豫、執行力差,抗壓力弱有關。但如若換另一個角度觀察,也許會有相反的情況,儘管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比上一種情況小很多。也就是說,馬英九承諾,在第二任期要有脫胎換骨的改變。設若有了改變的決心,不必脫胎換骨,即使能夠抗著反對黨的壓力,大膽推進兩岸政治和軍事互信的談判,和加強內部治理,可以並行不悖。甚至內政如果短期內不能夠有大的的成就,但兩岸如果長期和平有望和進一步制度化,或可吸引更多海外長期投資。這對內部經濟發展和一些列矛盾的化解,也是一種幫助。

  馬英九內部理不順,外部不敢擴張激進的可能性極大。最近有人說,即便舊曲新唱的“一國兩區”在民進黨的抗議聲中,新增加了前提,有收縮的現象。如果是真,顯然就是這種內部不順,抗壓力差的最直接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兩岸關係能夠自外於台灣內部事務取得獨立的發展,至少其推進速度不太過受到影響。這首先需要馬英九真的要做到脫胎換骨,對正確的方向截然決然,有一定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不懈地推進;另一方面,大陸在經濟上,甚至在人才智庫上,通過民間形式,給予台灣的經濟決策有更多建設性的意見。再就是,利用兩岸現有的局面,大陸自行增加對台灣的交流和物品購買,來建立更廣泛的民間互信基礎等。

  總之,股市升跌不僅僅是經濟的指標,也是對馬英九政府執政成熟度評價的反饋,更是反映的政府政治信心指數的變化。股市也許可以一夕之間升漲回去,但民眾的信心則需要許久才能夠找回。馬英九治理好內部,說話才會更有底氣,外部事務的推進才能夠更有力。作為大陸方面,除了期盼馬英九自身能夠更好地處理內部事務之外,也要有自己的節奏,督促甚至站在台灣自身的角度,提供更具體推進方案。馬英九兩岸大發展的時機,在其第二任的第一年,和第三年。第一年至少要做好很好的鋪墊,那麼,在第二個大踏步的時機點上,才可能會水到渠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