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進黨要“進步” 大佬早該退二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7 17:41:07  


  作者﹕ 栗琰  北京 自由撰稿人

  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民進黨黨主席選舉最後呈現出五個參選人的態勢,分別是蘇貞昌、蘇煥智、蔡同榮、許信良及吳榮義。除此之外蔡英文及謝長廷也以不同的參與方式“活躍”或者“被活躍”在本次黨主席選舉中。加之許信良聲稱參選是為了給2016年蔡英文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掃清障礙,將蔡英文捲入本次黨主席之爭,故外界將此解讀為許、蔡、謝“反蘇聯盟”。對此,蔡英文表示,她不會介入本次選舉,多人參選是好事,候選人都是一時之選,民進黨是民主政黨,可通過民主程序及辯論告訴人民有什麼願景?承擔什麼責任?她希望以公共政策及議題導向,讓大家思考、反省,使外界耳目一新。

  蔡英文的此番說法聽起來是闡述了民進黨“民主、進步”的內涵,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不難看出,這正是民進黨亂象叢生的關鍵所在。作為台灣地區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內部長期以來存在著“新潮流系”和“美麗島系”之間的較量,兩大派系在運動目標,政治路線等一系列問題上的看法都存在歧義,甚至存在激烈的鬥爭。而其中的美麗島系人數多,組織渙散,紀律性差,集體觀淡薄。雖然在2006年7月,民進黨解散了其內部派系,但內部的不團結仍然存在,並且以“蘇系人馬”,“謝系人馬”等形式在民進黨內相互抗衡鬥爭。

  2008年民進黨失去了台灣地區的執政權淪為在野黨,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也以失敗告終。在這樣的局面下,民進黨應進行積極地反思,而不應該為了一己之私,運用手中的政治資源進行黨內鬥爭。這樣做不但不會提升自身實力,相反還會削弱自己的戰鬥力。民進黨內部如果沒有統一的意見,推選不出一個有魄力、可以服眾的帶頭人,就很難突破現有瓶頸。這可不是像蔡英文所說,競選的人多,說明民進黨是一個民主、進步的黨。就如同“反蘇”同盟的出現是害怕蘇貞昌在2016年爭奪到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執政權。這暴露了,一部分人害怕自己的勢力被削弱,自己的政治抱負實現不了而“反蘇”;另一部分人害怕自己的政治理念、自己“崇高的理想”得不到踐行而“反蘇”。像這樣各自懷揣著政治盤算,相互誰也不妥協退讓,必定實現不了民進黨內部的團結統一,連一個無法協調好內部各部分關係的政黨,又如何能稱之為“民主、進步”呢? 

  民進黨如果想要真正的“民主、進步”起來,就應該團結起來,通過各方協調使整個政黨朝著有利於民進黨自身發展的道路前進。這就得拜托民進黨內部各位元老,不要仗著自己多年辛苦培養的勢力而“互相殘殺”,力圖在政治格局中謀有一席之地或者保持一定的影響力。民進黨內部該升級為“導師級”、“教練級”的人物就應該出謀劃策,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把精力放在力圖影響整個局勢及拉攏人馬上面,把更多的機會留給黨內的“中生代”,這樣民進黨才能“進步”;對於一些爭議性的問題就光明正大的投票表決,以票數來決定政策的實施,這樣才能“民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