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進黨走向可能導致的三個結果
民進黨的三個走向意味著三條道路,最終會導致三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條道路,民進黨會堅持到底,並最終重創台灣社會。在野黨進行必要的反對,無可厚非,但操作過度,傷人傷己,事與願違。日前,台灣社會對藍綠對峙給社會造成的危害進行了某種程度的反思:在野黨將政黨政治的“制衡”上綱為無限杯葛及無謂抗爭,造成政治的空轉和體制的癱瘓。朝野內鬥對峙的內耗惡果,使得台灣近一、二十年來,幾乎都在空轉與虛度。沉浮動蕩中的台灣這條“經濟奇跡之船”,原本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卻蟄伏在後,令人嘆息。
第二條道路,實乃南柯一夢,必然殃及台灣民眾。陳水扁8年的執政惡夢,台灣民眾至今揮之不去。2008、2012年民進黨的兩次敗選,說明了一個事實:陳水扁的“激進台獨”路線遭到絕大多數台灣民眾的抵制,死路一條;而蔡英文的所謂“穩健台獨”或曰“柔性台獨”路線,也不被多數台灣民眾所認同,同樣此路不通!正因看到“台獨”是假命題,新潮流系大老洪奇昌不久前發出感嘆,台灣已經沒有“法理台獨”的空間,民進黨應回歸歷史,在“中華民國擁有事實主權的基礎上凝聚出維繫現狀的共識”。
第三條道路很有可能滿足民進黨重新執政願望,同時為台灣民眾帶來福祉,促進兩岸和平發展。一是從歷史上看,英國工黨的故事對民進黨有啟發意義。該黨經過長達18年在野後於1997年重返執政地位,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布萊爾成為工黨領袖後,大力向中間路線靠攏,最終實現轉型。二是從當前看,有一個有利於民進黨的外部政治環境。在國際上,由於經濟受到全球化和金融危機衝擊,增長放緩,失業率高企,全球競爭力下降,因而使得左派政治逐漸抬頭。而民進黨的“黨綱”除了是“台獨”部分必須拿掉外,其他內容主要是弘揚民主社會主義及福利社會主義的左派理論,與國際上的“政治向左轉”趨勢不謀而合。三是從大陸來看,也會包容民進黨在放棄“台獨”路線的前提下參與台灣領導人競爭。這從大陸實施“高度自治”的港澳方針政策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回歸以來,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並且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就。另外,中央政府審時度勢,順應香港民眾呼聲,果斷支持香港特區政府通過政改方案,明確2017、2020年實現“雙普選”的時間表。就澳門的情況來說,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博彩業傳統不僅沒有因回歸受到限制,而且還通過開放賭權、開放大陸居民赴澳自由行等手段得到了較大發展。目前博彩收入遠遠超過美國拉斯維加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煥然一新。2011年,澳門仍舊是世界上最大的博彩市場,博彩業收入高達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2%。同年,美國大西洋城和拉斯韋加斯地區博彩收入分別為33億元美元和61億美元,兩地相加不及澳門的30%。正因為看到轉型有助於民進黨獲取政權,多位前民進黨主席或主張“憲法一中”,或同意廢除“台獨黨綱”。
考慮到具體的政治生態,民進黨轉型,似應從非核心做起,從民眾利益做起,從執政的地方做起。最忌諱的是:好話說盡,一個善意的動作都沒有。轉型過程中需把握住主要的關節點:一是放棄“台獨”理念。在回歸台灣主要法律規定基礎上,處理兩岸關係。在開展深入廣泛政策辯論基礎上,廢除“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文”、“國家政黨決議文”,出台適應新形勢新需要的新的政黨綱領。二是承認“九二共識”。或幹脆另起爐灶,直接與大陸建立一個有利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新的“制度架構”。三是積極參加兩岸交流活動。充分利用現有兩岸交流平台,包括參與海峽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博鰲論壇等。解除民進黨人包括公職人員赴大陸交流參訪的禁令。為因參加交流活動而被開除的黨員平反昭雪,恢復名譽。四是推動建立新的兩岸交流平台,豐富兩岸和平發展內容和實踐。推動成立由藍、綠人員共同參與的兩岸和平發展機構,謀劃建立兩岸和平發展架構。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五是真心接受“前朝政策”,即馬政府跟大陸所簽訂的所有協議。放棄針對大陸的冷戰思維,把大陸當機遇,而非敵人。六是改進與大陸台商的關係。客觀評價台商對台灣經濟的貢獻,加強與台商的互動關係,再推演到其它層面。解除扣在大陸台商頭上的所謂“賣台”、“掏空台灣”等莫須有罪名。
當然,民進黨要走上第三條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必須經過一場與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激烈鬥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