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我姓曾。”這段神奇的對話出現在今日中午央視播出的《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目中。這名務工人員看似文不對題,卻令人遐想聯翩的回答在網絡火速走紅,被網友們封為2012又一“神一樣的回覆”。(9月30日浙江在線)
“你幸福嗎?”“我姓曾。”這“神一樣的回覆”背後,到底有什麼問題呢?筆者生在農村,在農村長大,聽到的這種答非所問實在太多。比如有人問:“老奶奶,你今年高壽了?”老奶奶回答:“我身體很好!”其實老奶奶根本就沒聽清楚對方問的問題,出於“對話”的需要隨便答了一句。
為啥要隨便答上一句呢?一是因為老奶奶年齡大的原因,耳朵本來就不好使,別人再怎麼說她也聽不清楚,但她知道有人在和自己說話,出於禮貌和尊重,也展現農村人的淳樸和熱情,就自顧自地說上一句,表示對對方的應答;二是老奶奶根本就不知道“高壽”為何意,還以為別人說她身體很“瘦”呢;三是農村人中喜歡開玩笑者,故意用“你說東、他說西”、“你說關門、他說捉雞”這樣的對話,起到逗人發笑的喜劇效果。這樣的例子很多,但凡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或許都遇到過。老年人如此,不少中年人和青年人更是如此。
這位曾姓民工與記者對話做出的答非所問的回答,筆者理解有三個意思:第一,不知道怎麼回答。當記者提問時,他首先推脫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問我。”但記者卻繼續追問,他覺得不回答不好,回答又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索性隨便回答一句敷衍過去。第二,不願意回答。城市裡的民工,大多有一種被遺忘的感覺,自卑心理在很多民工身上不同程度存在,他們對地位比自己高、穿著很光鮮的陌生的人,特別是背著“長槍短炮”的記者,有一種天然的“不敢靠近”的感覺,因此不願意回答記者的問話。第三,不敢回答。幸福是什麼,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害怕回答不好讓人笑話,尤其面對的是記者,回答的內容是要上電視呢!
對於這段對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從幸福感方面進行解讀,有人從記者的提問技巧方面進行解讀,也有人從央視敢於堅持新聞的真實性方面進行解讀,筆者對這些觀點都很贊同。然而,筆者想表達的意思是,隨著城鎮化尤其是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如何讓“農村人”真正融入城市,成為一名“城市人”,讓他們和“城市人”一樣,擁有平等的話語權、對話權、人身權、人格權等基本權利,從心理上、靈魂深處打消城鄉差別、身份差別、地域歧視和戶籍歧視等,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倘若這位曾姓民工敢於從心裡與記者“平起平坐”,或許就不會出現“您幸福嗎?我姓曾”這種答非所問的對話。如此看來,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和加強民工心理建設同頻共振。(時間:10月1日 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