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蠟燭無法照亮遭謠言綁架的“冬至黑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0 17:41:47  


 
  災難讓人恐懼,即便是面對無法驗證的“災難傳言”,人們還是難免會陷入恐慌,出於最原始的求生本能,人們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盡最大可能進行自我防護。從“板藍根可以防非典”、“儲備碘鹽應對日本核洩漏”到如今“搶購蠟燭應對‘連續三天的黑暗’”等事情,都在凸顯面對“災難傳言”乃至謠言時,公眾措手不及的慌亂和“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狀態。公眾面對“傳言”乃至謠言時的無所適從乃至集體恐慌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對生存環境安全度有待提升的一種期待。這些“流言”乃至謠言之所以引發公眾的不淡定,除了公眾自身心理素質差異之外,還從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當前社會管理方面存在可以讓謠言趁虛而入的體制性罅隙。比如,官方消息不能及時發布以消除“謠言”,對於公眾的恐慌情緒不能進行有效紓解,這些無疑都是社會管理機制體制亟須改進的地方。

  面對流言來襲,公眾心理素質要過硬。但對於某些公眾不自覺產生的“習慣性慌亂”,也不能只是責怪其不淡定,還要挖掘之所以產生這種“公共心理慌亂”的深層緣由。流言乃至謠言的發生傳播有其特定規律,認識並利用這個規律,堵住謠言產生的源頭,破壞謠言傳播的機制體制,將“負能量”及早遏制住;同時,官方發布正規消息要更及時,傳播渠道要更暢通,傳播機制要更先進,讓正規消息跑贏“小道消息”乃至謠言,以正能量消解“公共心理恐慌”的負面影響。在社會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的基礎上,公眾也要增強面對災難“傳言”甚至實際災難的心理和現實承受能力,以冷靜的頭腦準確判斷,切忌“隨大流”的盲從跟風行為,以不斷增強的公民自信抵制並粉碎謠言,展現公民社會應有的成熟公民形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