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文脈》面世 余秋雨在爭議中辯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2 11:06:19  


余秋雨在爭議中辯說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12月8日,原本攜新作《中國文脈》來漢的余秋雨,因母親病重而突然取消了行程。無法來武漢的余秋雨也只能通過網絡與記者聯繫。余秋雨曾在很多重要場合一再聲明,《中國文脈》是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史領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記者了解到,該書剛一問世,就引來一片爭議之聲,就是因為余秋雨的許多觀點打破了常規。
 
  秦始皇也做了兩件“文化善事”
 
  首先引發爭議的,是余秋雨“文學必須分等級”的觀點。多數人都認為,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能劃分高低。而余秋雨認為,文學必須分等級,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屈原、司馬遷、陶淵明也不過是普通作者和記錄者而已。
 
  余秋雨說,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範本”。
 
  余秋雨對於秦始皇的看法也很特別。他說,秦始皇做了焚書坑儒兩件對不起文化的事,卻也做了兩件對得起文化的事,而且那是真正的大事。余秋雨說,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文學灌注了一種天下一統的宏偉氣概;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使中國文脈可以順暢地流瀉於神州大地。
 
  余秋雨說,他在世界上許多古文明的廢墟間考察時,總會一次次想到秦始皇。因為那些文明的最終割裂、分散、小化,都與文字語言的不統一有關。“如果當年秦始皇不及時以強權統一文字,那麼,中國文脈或許也早就流逸不存了。”余秋雨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