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倍縱容閣僚“拜鬼”凸顯其道貌岸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4 10:30:19  


 
  無論曾經犯下多麼滔天罪惡的日本軍人死後大多也會被供奉在靖國神社。因此,稱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者死後的最終歸宿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是靖國神社中還祭祀著14名甲級戰犯,使得該神社被曾飽受日本軍國主義踐踏的東亞各國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而頗受爭議、備受指責。

  安倍閣僚參拜靖國神社是逃避歷史的表現。靖國神社內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的牌位,正是這些日本軍國主義的踐行者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痛傷害。可是在日本右侵分子的眼裡,靖國神社裡供奉的不是罪犯而是為國捐軀的先輩,是值得尊重和紀念的。這種對二戰甲級戰犯身份的刻意回避,是對日本侵略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二戰歷史的故意遺忘。雖然二戰結束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很多經歷戰爭之災的人們已經去世,但是這段人類災難的歷史作不會被人所忘記。尤其是對那些僅存於世的受害者而言,更不會接受日本這種否認歷史、反省不誠的態度。

  安倍已對外表示自己將不在8月15日這天參拜靖國神社,但不禁止閣僚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安倍衡量利弊的結果,也透露著一絲危險的信號。日本在亞洲的地緣位置上處在被夾擊之勢,又沒有可背靠背的亞洲盟友做幫手,而安倍政權與日本地緣位置一樣極易受到孤立。事實上日本附近的幾個國家均有被其侵略的歷史,和日本的交集是夾雜著歷史舊仇的,這些國家對於靖國神社的存在也是心有芥蒂的。

  日本國內當前最重大的問題便是如何恢複經濟,若日本想重振經濟做獨行俠是沒用的,必須加強同亞太區域間的多邊貿易,更重要的是要同中國搞好雙邊關系。 可是近期中日關系敏感,日本不斷上演的組合拳更讓人們看清了日本軍國主義複燃的真面目。在此情況下,安倍要考慮到作為一個首相的身份不得讓這種對日本不利的輿論導向繼續蔓延,所以安倍對媒體承諾不在8月15日那天參拜靖國神社。但安倍也身兼另一個身份,即日本政壇右侵勢力的代表,因此他不可能禁止閣僚們參拜靖國神社。

  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閣僚也是推進日本修憲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聲音不可小視。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閣僚必是日本右侵勢力一脈,他們渴望日本恢複軍事大國的身份,渴望軍事強國的宏圖大夢,渴望重現二戰日軍爭霸世界的風光。因此安倍閣僚會積極參與到推進日本和平憲法修改的過程中,推波助瀾并且無所不用其極。起初他們只是駐扎在日本陰暗處的蛆蟲,可是隨著安倍野心的進一步擴大,如今他們卻已敢光天化日下宣傳軍國主義思想,前段時間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學習納粹”的言論正是典範之作。參拜靖國神社更是明志表意之舉,旨在凝聚軍國主義思想。

  現在看來,8月15日是一場硬仗,是相關國家與日本在心理博弈上的一場較量。日本的舉動容易觸及多方神經,并可能引來多方批評,因此日本方面也應當三思而後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參拜靖國神社可看做是一種政治讓步,倘若其閣僚依然參拜,那反而凸顯安倍政權的道貌岸然,使安倍政權日後在開展外交時難令人信服。這種表裡不一的做法,同樣也傷害了二戰時期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的感情,更是於中日關系的發展相當不利。安倍應當正視自身,認清局勢,放下姿態,拿出誠意同周邊國家交流對話,而不是作此不必要的曖昧舉動。真正利於安倍外交開創新局面和改善日本與東亞國家感情的聰明之舉是:嚴正聲明不准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