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學者同憶台灣光復 共謀兩岸發展新篇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4 14:10:30


台灣光複70周年的歷史與現實研討會24日開幕(中評社 王秀中攝)
  中評社上海10月24日電(記者 王秀中)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台灣也將迎來光復70周年紀念日。10月24日,“台灣光復70周年的歷史與現實”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召開。來自兩岸的50餘名學者相聚一堂,回顧70年前苦難光輝,共謀兩岸關係發展新篇章。

  本次研討會由華東師範大學、民革上海市委員會、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香港中評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承辦。論壇將圍繞“台灣光復70周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2016台海局勢前瞻與兩岸關係”、“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周邊安全問題”三個議題進行討論。

  在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致歡迎詞時表示,1945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出現重大轉折之際,台灣也重歸中國版圖,結束了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台灣光復,不僅是台灣同胞歡天喜地的時刻,更是全體中國人民結束屈辱歷史、自豪榮耀的日子。今天,大家通過研討會的形勢,重新審視台灣光復70年來的歷史與現實,不僅要緬懷為實現台灣光復而奮鬥犧牲的先烈們,更要記取歷史的經驗與啟示,從中獲得團結兩岸同胞、推動和平統一的精神力量。

  上海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巡視員李雷鳴在致辭時表示,70年來,台灣與大陸命運相連,兩岸同胞榮辱與共。7年來,在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前,兩岸關係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重要的十字路口,島內部分人士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企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李雷鳴強調,不管台灣政局和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都不可能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律依據。兩岸關係決不能走回頭路,不能再讓“台獨”分裂勢力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兩岸合作、共謀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理應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奮鬥目標。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致辭在致辭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兩岸共同紀念台灣光復的活動,這多少說明了兩岸關係取得的進展。2008年之前,兩岸政府高度敵對,外國學者用“瀕臨戰爭”來形容兩岸關係,這種情況在過去這段時間里已是“昨日黃花”。趙建民說,兩岸三地的和平來之不易。兩岸關係發展背後有很多人的努力,當然也會有挫折。“一笑泯恩仇”也要經過一段時間,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大家能夠心平氣和地來談八年抗戰,來檢討過去七年來兩岸關係的進展。很多人為這片土地更加和平、安全、繁榮而努力,兩岸關係的前途是光明的。
 
     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董波在致辭中表示,在這個時間舉辦這樣的研討會,恰逢其時。七十年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浴血奮戰,重獲民族尊嚴。今天,四十餘專家共聚華師,進行學術探討。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在民族大義面前,全國軍民爆發出的能力,為這段歷史畫上壯麗色彩。日本雖然蹂躪國土,但不可能摧毀人民的意志。推動兩岸發展,一直是民革的目標。他表示,兩岸人民血濃於水,兩岸和平是大勢所趨,大家通過這次研討會共同展望兩岸的未來。

     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總編輯金仲偉表示,兩岸存在很複雜的隔閡,但是來百姓之間聯繫很熱絡。存在人們腦中的意識形態會越來越荒謬,很多僵化的東西會消解,所以他對未來積極樂觀。他去臺灣訪問時,有臺灣學者提到未來中國實行總統制還是半總統制,雙方都是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雙方都自信,就談不攏。但只要兩岸在合理的體惜下,未來是光明的。

  主辦方表示,70年前在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歷史過程中,兩岸的仁人志士始終並肩作戰;70年後兩岸同胞又在新的歷史征程上攜手前行,共同肩負起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歷史與現實都揭示了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